7:回家(第1/2 頁)
“不對,還是有些變化的。”
那青年湊近來,藉著燈籠火光看仔細了。
見到陳留白雖然面容年輕得過分,可臉色蒼白,帶著一抹病態,再加上一身布衣,那麼冷的天,腳上穿著的居然是雙草鞋……
背上帶劍,可那劍鏽跡斑斑,根本不像樣。
整一個落魄江湖的遊俠兒形象。
看得出來,這位曾經的宗族神童,一介秀才公,現如今混得相當不好。
唉,何苦呢?
青年正是陳留白的一個堂弟,名叫“陳稚平”,其與陳留白年紀相仿,小時候常在一起玩,天天跟在陳留白屁股後面轉的。
對於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多才的堂哥,陳稚平素來欽佩,卻沒想到當年,陳留白留書出走,不辭而別。
一晃十餘年間,再見時,卻是這副模樣,這心中滋味,百感交集。
自從吃過那枚蟠桃後,陳留白的樣子便彷彿定型下來,如同青春永駐。
不過他自己明白,蟠桃屬於天材地寶,能延年益壽,所以會老得比較慢,這才顯得面目如常。
這個和駐顏術不是一回事。
但這些事情,沒什麼好解釋的,笑道:“阿平,好久不見,可還好嗎?”
“我挺好……”
陳稚平語氣一轉:“可大伯的身子骨就不好了,從今年年初開始,長期臥病在床。現在你回來了,快回家去看看吧。”
說著,跟別人交待一聲,與陳留白一起,快步下了牆頭,趕回泥守巷。
那幾個壯丁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他就是陳留白?”
“是他,以前在族內可是響噹噹的神童人物,十四歲就考取了秀才功名,厲害著呢。”
“但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說是出去求道修仙,依我看,肯定是被人騙了……唉,如果他不走,留在莊上,接著去考舉子,那就是舉人老爺,可以光宗耀祖,搬到上半村去。甚至可能都考中進士,當上大官了……誰知道他怎麼想的,太可惜了……”
一路上,陳稚平沒問什麼,他覺得陳留白肯定是在外面過不下去了,這才回來。
問東問西,那不是添堵嗎?
徒然讓陳留白難堪罷了。
故而說的,都是關於陳留白家中的情況。
陳家集的下半村,房子大都不怎麼好,櫛比鱗次,橫七豎八的,看上去,顯得錯亂。
其中又按照區域位置,分成好幾個街巷。
陳留白的家,所在的地方就叫做“泥守巷”。
名副其實,到處都灰撲撲的,土胚房子,黃泥路子,一旦起風,那就塵土飛揚;要是下雨,則泥濘不堪。
十多年過去,這裡並沒有多少起色變化,反而變得更為陳舊破爛了。
見狀,陳留白不禁有些感嘆:如果當年自己沒有決然出走,而是留下來,那會變成甚樣?
運氣好的話,可能會金榜題名,踏上仕途為官;若時運不濟的話,只會困頓在故紙堆中,成為一個窮酸秀才。
但不管哪樣的前途,都遠比不過跟隨道人上山修仙。
那是無數人孜孜以求的一次仙緣,一旦錯過,抱憾終身。
即使後來修仙不成,不得不下山回家,但箇中的經歷,以及所學到的本事,已經足以超然於凡俗之上。
正如井底之蛙跳出樊籠,才知道天地之大,才能見識到天地的壯闊瑰麗。
求道修仙,無怨無悔!
“到了。”
陳稚平生怕陳留白離家多年,已經記不得家的位置,於是特意說了聲。
那是一座土牆瓦頂的宅子,帶一個不大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