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第1/3 頁)
&ldo;你嬸子說要了錢留著給小新存錢蓋房娶媳婦,你叔也不是不能掙錢,一年也不少掙呢,也不知道她咋想的。&rdo;
邱梅花想不明白。她那時間實在是沒法,不然她不會讓閨女遠嫁,也不會要啥彩禮。
&ldo;我肯定不會管的,我也就是說說而已。&rdo;
許英搖頭,這每個做媽媽、的都不一樣吧。
到了大年三十,下午兩點多就開始包餃子了。
他們煮餃子的時間,外面不住噼裡啪啦的傳來鞭炮聲響。
&ldo;這是誰家啊,咋都這積極。&rdo;
邱梅花嘀咕著,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聽著鞭炮聲許英才想起來,怪不得今天這麼早包餃子呢,他們這裡有個說法,三十下午餃子熟的早,來年麥子就熟的早,長的好,早熟早收。所以大家包餃子都早,想來年有個好收成。其實這算是迷信,但更準確的說,這是農人心裡的寓意和希望。
餃子剛一熟,許臣就在棍子上綁好了鞭炮。
許偉不點,劉明達算是外姓人,點鞭炮的事就落到了許輝的身上。
許輝一點也不怕,喊著讓姐姐捂住耳朵,然後點響了鞭炮。
鞭炮聲聲,煙霧中點點紅色的紙屑落下,許英笑開了顏,她就想要這樣的日子,平凡卻美好。
到了晚上,大家在一塊打撲克打到十二點,算是守了夜。
初一早上五點許英就被邱梅花叫了起來,吃了一碗餃子,她困不過。看看外面還是黑的,她又繼續睡了。
一覺醒來已經十點多了,說了會話就開始吃中飯了。
下午許英並沒有出門,初三她就離開孃家了。下一次回來怎麼也得一兩年了,她想爭取時間和父母弟弟多處處。
許臣和邱梅花也知道閨女呆不了兩天了,哪也不去,就陪著許英說話。
到了初二,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
他們一家都要去許英姥姥家的。
買好了東西。一家人去了邱寶昌家。
本來今個也是崔鳳回孃家的日子,可因為知道許英明天要走了,她推遲了一天,今個留在了家裡。
邱大娟夫妻,邱小娟夫妻也都回來了。熱熱鬧鬧的一屋子人。
晌午邱寶昌準備了八個菜,眾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
吃完飯說著話,等下午離開的時間,許英的姥姥拉著許英的手掉了眼淚。
外孫女這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見面。
&ldo;你可別哭了,這大過年了。英子又有了孩兒,都是好事。你哭著英子該難受了。&rdo;
邱寶昌在旁邊勸著,可他自己卻轉過身用棉襖的衣角擦了擦眼睛。
&ldo;姥爺,姥姥,不難受,等孩子稍微大點,我抱著孩子回來給你們看,你們要好好注意身子,平時別不捨得,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別多想。我會好好的。&rdo;
許英勸著兩位老人,眼睛也微微濕潤了。
她記得姥姥是五年後去世的,姥爺還好,是在她三十歲的時間去世的。她勤回來一些,還是能見不少次面的。
告別了依依不捨的邱家人。
回去後許英又去了一趟她姑姑家,和她姑姑說一宣告天要走。
許英的姑姑叮囑了很多,讓她注意好身體,沒事就和劉明達領著孩子回來看看。
夜晚許英有些難眠,劉明達輕輕的摟著她。哄著她。
那邊邱梅花卻蒙著被子哭了起來。
許臣默默無聲,眼睛也是紅的。
許偉和許輝沒有哭,可躺在床上兩個兄弟久久都沒有說話,一直睜著眼睛。
這是一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