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九死一生(第1/2 頁)
殘陽如血,陰風陣陣,幽藍火焰追逐成團。枯木虯根凸起,混合腐爛屍體散發陣陣惡臭。禿鷲當空盤旋,伺機茹毛飲血。
突然間,屍山顫動,一隻血手猛然伸出。
大熹朝三朝元老護國公袁廷燁已古稀之年,身體依然硬朗強健。打樁摔角,舉重投擲,樣樣居首。年輕後生無不欽佩景仰,甘拜下風。百姓皆言,國公不老,大熹不倒。
袁氏三兄弟一母同胞,長兄袁廷芳執政三十載,崩卒。太子袁懷瑾繼位,國號乾封。袁廷靄袁廷燁輔佐皇帝十載,勤勤懇懇,克儉克己。
袁廷靄年齡稍長,封鎮國公。他政見激進,主張以攻為守。周邊小國皆懼怕,稱其黑閻羅。膝下一子袁煥,生得孔武有力,戍邊功勳卓著,封撫遠大將軍。
然好景不長,是年臘月初八,袁廷靄突然暴斃,死因不明,朝廷上下皆震驚。袁廷燁認為此事蹊蹺,多次查詢無果,所有人證物證皆指明其為病逝。
舉國默哀。其子袁煥襲鎮國公爵位,與袁廷燁分禮抗爭。袁煥年輕氣盛,朝堂之上每每發表虛妄言論,被護國公駁倒訓斥,心有不服。
平衡被打破,大熹搖搖欲墜,一觸即發。
護國公暗地尋訪,蒐集證據。漸漸發現,鎮國公之死,非因病而致,實為奸人所害。可惜他未曾得到機會,抓住幕後黑手。他以敏銳的直覺預感到,敵人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是以故意假裝放鬆警惕,守株待兔。
第一個落入網中的,是兩個二八少女。
護國公未加審問,直接關在柴房。隨後,男子將少女救出。國公並未追蹤,小小毛賊,不足為懼。他認出其中一位乃忠勇侯的千金,她爹曾帶她赴賽馬會,她還因此拔得頭籌。
皇帝下旨賜婚,那姑娘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況且年紀尚幼,如何嫁他這朽木之年。國公本打算次日上奏朝廷,懇請皇帝收回成命。誰知小人兒心急,竟逼上他的府邸。
國公笑了,一群孩子,小打小鬧。
但這件事也側面反映出,的確有奸細潛伏在他身邊。國公的兩隊巡衛,雖然懈懶怠勤,但都在他掌握中,不至於疏忽至此,將毛賊放進來。定是有人買通巡衛,設計交接漏洞,毛賊才得趁虛而入。
國公佯裝不知,暗地佈置安排,坐等奸細浮出水面。
在此關節眼,龜茲使節忽然來訪。西境小國,向來懼我大熹。昔日鎮國公曾領兵西侵,龜茲俯首稱臣,納貢朝聖。如今大張旗鼓來訪,所謂何事?
直至國宴宮變,皇帝遇刺,國公徹底想通前因後果。鎮國公莫名暴斃,多半是龜茲下此毒手。袁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尚做不出弒父這大逆不道之舉。龜茲說服袁煥,以利相誘,聯手上演宮變謀逆這出大戲。事成之後,龜茲多半會簽訂某些契約協議,大熹永不得入侵龜茲等條款,以保證切身利益。
袁煥趁國宴之際,安排奸細從國公府裡應外合,盜出的半枚虎符,實際是贗品,真物早已被國公調包。袁煥卻渾然不知,拿出來公然示眾。
國宴遇刺,國公赤手空拳,寡不敵眾,以龜息大法閉息詐死,掩人耳目。屍體堆在亂葬岡受風吹日曬,鳥獸啃噬。
三日後,國公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得以生還,不禁哀嘆大熹命運多舛。
是夜,他悄悄潛入自家府邸,從書房角落散亂的一堆小玩意兒裡,取走真虎符。又摸到金頂穿雲槍,隨身帶著。
街上滿是巡夜守衛,騎著高頭大馬,舉著長燈籠,四處察看。領隊發現風吹草動,有可疑跡象,策馬向國公奔來。
國公無處可躲,步步後退,以為生命到此為止。回首張望,天無絕人之路,終藏匿於壕溝,浸泡在汙穢中,躲過巡邏隊的追查。
次日凌晨,有傾腳工來清理糞便,見國公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