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有人在小題大做(第1/2 頁)
離八點鐘還有五分鐘的時候,縣委辦主任劉慶福開啟了會議室的門,拿著高升起的杯子和筆記本。 等高升起坐下之後,劉慶福才把水杯和筆記本擺到桌子上。 高升起坐下後,一眼就看到了江寒。 江寒所坐的位置和下午開會時一樣,正好在自己的對面。 扭頭看了一下劉慶福,難道劉慶福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 劉慶福的屁股剛剛捱到椅子上,就看到了對面的江寒。 怎麼回事? 江寒怎麼自己來了? 不對,一定是張雅文特意帶江寒來的。 下午的常委會,自己和王書高、李明貴聯手,想利用江寒來挫一挫張雅文的銳氣。 哪知道,短短几個小時,局勢就發生了逆轉。 本來說好的負面新聞,居然變成了正面新聞,並且是要表揚江寒的! 現在,江寒成了張雅文手中的利器。 於是,張雅文將這把利器帶到了會場,其用意非常明顯,她要反擊! 可能高升起這幾個月的行動和講話,把張雅文給惹毛了。 特別是下午的常委會,張雅文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張雅文就像一根彈簧,被壓到了極致,也該反彈了。 劉慶福發現,張雅文坐在那裡明顯是精神煥發,與下午開會時的狀態大不一樣。 人家都說,張雅文是有後臺的,據說後臺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水長東。 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假呀。 她得知晚上央臺新聞報道的內容,肯定是透過水長東這個渠道。 劉慶福本來想向高升起建議不再召開常委會,讓大家各自在辦公室收看,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高升起沒有說不開,劉慶福也就不再多此一舉了。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還不到八點鐘,央臺17頻道的節目主持人就開始了。 會議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都同時看向螢幕。 劉慶福心中一動,原來是這個主持人! 這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主持,名叫嚴松,長著一副苦大仇深的臉,過去曾經是“社會永珍”欄目的主持人。 這個欄目主要是反映各種社會問題,嚴松以言辭犀利、敢講敢說而著稱。 因種種原因,“社會永珍”欄目停辦。 嚴松就成為了央臺大型活動的主持人和一些重大問題和熱點新聞的評論員。 特別是地方出現重大負面新聞時,嚴松的評論一針見血、不留情面。 大家都說,只要看到嚴松出現,準沒有好事。 嚴松一出現,不是矛盾問題,就是重大負面新聞。 “為貫徹落實一號檔案精神,促進農業健康持續發展,央臺17套於今晚推出一檔全新的欄目:鄉音。” “《鄉音》欄目的宗旨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面農村問題、促進農業發展。” 嚴松說完,一名女主持人說道:“為了支援農民農村農業,中西部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在《鄉音》欄目所做的公益廣告,一律免費。” 此時,電視畫面切換到了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一個滿臉滄桑的農民捧著紅棗,介紹說當地特產。 電視螢幕下面出現了一行字:正在播放國家級貧困縣公益廣告,五分鐘後請收看《鄉音》。 此時,劉慶福、王書高、李明貴等人狂喜! 特別是劉慶福,一興奮,把杯子都給碰倒了,水灑到褲子上,服務員趕快過來給他擦。 《鄉音》欄目,主要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面農村問題,最後才是促進農業發展! 也就是說,這個《鄉音》欄目純粹就是找碴的! 這些年,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剩下的以老人、婦女和孩子居多,有人戲稱留守農村的是部隊。 農村“精英”人口的流失和金錢至上等觀念的影響,農村的經濟發展、道德評價、鄉風建設等都遭到很大沖擊。 各種矛盾問題層出不窮。 但是農村的問題一直缺乏發聲的平臺,導致很多農民進縣城、到省城拉橫幅、訴冤屈。 現在,央臺的農業農村頻道專開了《鄉音》欄目,內容就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面農村問題! 加上嚴松這個主持人的出現,劉慶福已經篤定:今天晚上對於三河縣的報道,一定是負面的。 有江寒參與的負面報道,那會是什麼? 一定是下午常委會上宣傳部長李明貴和組織部長王書高所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