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部分(第4/5 頁)
量工作崗位虛位以待。
一開始,大量的外國人還能在這些崗位上掙得優勢。但僅僅三年的時間,隨著華夏大量的學生從各類學校中走出,大量的華夏學徒從外國師傅身邊出師,即使華夏快速發展造就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沒有點真本事,外國人的生存也越來越難。
而即使他們回到本國或者去其他國家,生存甚至會更加艱難。
不說各種工業原材料被華夏掌控操作,使得其他國家的產品成本居高,就是人力資源的對比,其他國家也不佔優勢。或許華夏工人的待遇在提高,但國家買單的各類福利等透過財富再分配的補貼,無疑降低了工廠自己的投入成本。
而即使拼技術,在搜刮了全世界技術基礎上在穩步提高,並不斷彙集了全世界精英人才的情況下,華夏各方面工業技術落後的差距正在快速趕上來,並在很多方面居於領先位置。
只要基礎打牢固了,有孟享的歷史前瞻金手指和基地科技金手指的指引,華夏成為科技帶頭羊的步伐會越來越大。
種種的優勢已經讓華夏逐漸成為世界工廠,逐漸成為了世界工業的中心。
華夏工業的崛起首先造福了華夏國內,從一開始從各國刮地皮蒐集來的稀罕洋玩意,到作為戰利品的那些機器全速運轉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巨大內需,安定富餘的華夏國民們得以持續的享受劫掠全球的戰爭紅利。
一座座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城市被因地制宜的規劃,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甚至已經開始向農村普及。
全世界的資源都在向6億多華夏人傾斜,短短的時間內就造就了國人富足的生活。
“多虧了孟主席啊!”樸實的國人不忘神化一下孟享,但此時的孟享卻在為華夏潛伏的隱患而憂慮。
華夏此時只是工業中心,而不是文明中心這些並不為孟享擔憂。
就連美國人擺脫暴發戶身份,成為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都需要上百年,更何況華夏要豎起東方文明的旗幟。
即使工業中心潛伏的危機也不足以讓孟享擔憂。
或許華夏特定因素爆發的內需不會持續太長,將走向一個穩定期,正在成為世界工業中心的華夏急需市場的開拓。但實力強大起來的華夏已經開始在全球逐漸的壓制動盪,甚至有了一系列戰後恢復計劃,有意識的培養起了全球市場。
甚至這些年各國的休養生息和華夏國內持續的內需增長也足以讓華夏的工業產能有迴旋的餘地。
即使各國甚至國內的敵視和反對勢力,對華夏和孟享來說也是不痛不癢,唯一讓他擔心的只有一件事,時間已經進入了49年,逼向了基地的一道門檻。(未完待續。。)
ps: 結尾需要交代的事情較多,思維有些混亂,有些卡文,望諸位大大見諒!
第1161章 補天計劃
“這是共和國的基地,自然要受到些影響。”小花輕語道。
她的全息影像已經可以像一個真人一樣,隨處漫步在基地中,緩緩走到孟享的身旁,讓孟享心中不由泛起一種熟悉的感覺。
但此時他顧不得細細探尋那熟悉的感覺來自哪裡,只為眼前已經快到了49年10月的門檻。
無論是他,還是這個基地都是收到另一個時空影響的。即使這個時空已經天翻地覆,誰又能說能不受這個限制影響?
“影響能多大?”孟享還是抱著一絲僥倖問道。
這樣的問題,他問過多次,但受到基地影響的小花卻也是語焉不詳,只能越是臨近這道門檻,才越是詳解的透徹。
也正是一次次發問的收穫,才讓孟享早早做了大量的準備。
“至少藉助基地造成的影響是不會改變的了。”孟享心中也是暗暗揣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