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淩河城?(第1/2 頁)
在幾百門各式火炮的持續打擊下,鼓樓、鐘樓和玄妙觀被砸成廢墟。上百個炮手,都說是自己打死了阿敏。
殘餘的賤奴想投降,開什麼玩笑?你們的腦殼都不夠分。
不要說那幫子軍頭大佬,組織士卒瘋狂收割人頭,就是勳貴高官子弟,在家丁的護衛下,也拿著各種重型鳥銃,抵近到十幾米,才開火射擊。這種刺激,可比平時的欺男霸女強多了。
傍晚七點多,針對賤奴的殺戮結束了,混編明軍十五天攻克盧龍縣的軍令,圓滿完成。
盛大的慶祝和軍功評比,自然有老大人們在忙活。
按照戰前與其他總兵的分贓密約,戰功都交給他們,小衙內則忙著消化,本地六萬多畝無主良田,還把盧龍、撫寧、昌黎交界處,一座綿延百里的山谷,一併納入囊中。
這裡曾經是冀東抗日根據地,最重要的軍工物資生產基地。
當地有充沛的柳河水、石炭金屬、竹木皮革等自然資源,可以發展多種手工業,而且東靠大海,西接京畿平原,交通也非常方便。正妻候玉慧和小妾大鳳二鳳,喜滋滋的接管了這塊寶地。
知道自己的土地,都是發國難財和死人財,良心不安的小衙內,在城外的龍泉寺和碧霞宮,舉辦了幾場隆重的法事。順便為本地的白養粹、孟喬芳和楊文魁幾人,重建家園出點錢財和人力。
他在盧龍縣耽誤了六七天,北京城就傳來了驚人的訊息。
“孫承宗和關寧廢物軍,要在大淩河築城。”
幹爺爺袁可立的兒子袁樞,專門跑來通報情況。
“京畿平原已經打成廢墟了,朝廷還有錢糧築城嗎?”
小衙內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難道歷史還要重演嗎?
“所以才要提前籌劃。孫大人想要徵集,南直隸和山東的糧食賦稅,初步預算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民夫軍隊三萬多人。”
早在天啟初年,就堅持退守山海關,與孫承宗激烈爭吵過的王在晉,已經吃麝香保心丸了。
“遼東戰亂十幾年,幾乎所有的物資,都要從海運和遼西走廊,千里迢迢的運輸過去,這成本高的難以想象。”
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戰爭經濟學”的萌芽思想了。小衙內不相信那幫子,飽讀詩書的進士,連這些都不懂。
“正因為公款充足,朝堂大佬才能中飽私囊。”
藉口留在本地,幫助恢復民生經濟,實則躲避政治旋渦的劉策大人,也聞訊趕來。
“咱們打下遷安、灤州和盧龍三個縣城,搞了這麼多的工程和貓膩,才花了不到四十萬兩白銀,那幫大佬根本不知足。”
“我們在北京附近做事情,害怕御史彈劾,多少收斂一點。”
“遼東是天高皇帝遠,那些人就可以隨意貪汙錢糧,想虛報多少就是多少。”
“況且南直隸和山東地區,那些地方官員正好打著,給朝廷徵糧徵餉的旗號,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地方官吏徵收十兩銀子,能給朝廷上繳五兩,就已經算有良心的了。”
“這也是自天啟年開始,山東地區的白蓮教,越來越猖獗的根源。”
“不行,我不能讓那幫子蛀蟲,糟蹋老百姓上繳的血汗錢。”
原以為自己很無恥、很骯髒的小衙內,現在碰到更沒底線的事情,開始氣血上頭了。
“你今天敢上疏阻攔,我保證你活不到明天。”
應邀過來的前兵部尚書王洽,也被兒子王宏宣攙扶過來了。這種牽扯到魯黨戰後利益分配的大事情,必須群策群力。
“與廣寧築城一樣,參與人、參與地區、參與環節越多越複雜,越有油水可撈,大家才會一致性的同意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