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利己主義者(第1/2 頁)
與何進的瀟灑放縱不同,荊州的劉表此刻已經急的整個人都瘦成了皮包骨,其本就年邁,這下身體也變的極為虛弱,彷彿隨時都可能會死亡一般。
實際上自從何進南征,並命徐晃、李嚴水陸並進威脅江陵地區後,劉表就將入侵南陽的兵馬全部撤回,以求達到拱衛荊州的目的。
而由於荊州兵馬的撤離,太史慈部與曹仁部輕而易舉便收復了南陽失地,併合兵一處將兵馬推進至樊城一線,若樊城被攻克,大乾的兵鋒將直指襄陽。
好在樊城背靠大江,襄陽之兵可以走水路支援樊城,於是劉表不得已,只得派外甥張允領兵一萬進入樊城坐鎮,到了這個時候他能信任的人已不多了。
有了張允的支援,使樊城之兵達到了兩萬之多,而太史慈加上曹仁也不過只有三萬多人馬,想要攻破樊城絕非易事。
暫時穩住了樊城局面,劉表又派文聘領一萬兵馬緊急南下支援江陵,由於兵少,劉表給予文聘的任務僅僅是牽制住大乾在江陵地區的兵馬,沒有必勝把握絕不得冒然與徐晃、李嚴決戰。
最後,他將水師的幾萬人交給蔡瑁統率,屯於襄陽城外水寨之中。
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隨時支援江北樊城的作用,也可以在樊城萬一失守的情況下,憑藉大江天險阻止太史慈、曹仁部南下的腳步。
而他自己則坐鎮在襄陽城中,一方面聯絡江夏的黃祖,若遇何進兵馬走水路從揚州入荊州,讓其務必予以痛擊,必要時可許其撤往襄陽。
然而儘管劉表在荊州做了充足準備,壞訊息卻一個接著一個的傳來,先是徐州淪陷。
隨後才不過月餘,揚州就已全境投降,直接氣的劉表險些一病不起,怒罵自己的幾個盟友都是豬隊友。
可罵歸罵,現實卻讓他無能為力,不光是他,如今整個荊州的核心集團都已是人心惶惶、暗流湧動。
就在蒯良府上,兩兄弟面對面坐著,看著兄長一臉愁容的模樣,蒯越終是忍不住先開口道“兄長,今荊州之事已不可為,我蒯氏也該早做打算,不可再死保劉表了。”
“打算?”蒯良有些自嘲地抬頭說道,他哪裡不知道蒯越的打算就是儘快投降大乾?
身為劉表的謀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亦知荊州盟友盡失,想要以一州之地抗衡大乾,幾乎就是異想天開。
其實蒯良也並非是覺得投降不好,他只是後悔如果從一開始就與弟弟蒯越一樣勸劉表投降,那個時候大乾初立國,整個南方都未歸附,若劉表投降,必定會受到何進優待,起碼也不失公侯之位。
可自己卻錯誤的估計了南方反何“諸侯”的實力,也是想要替自己博取一個匡復漢室的萬世美名,竟鼓勵劉表以宗親之名舉旗興復大漢。
以至於如今這般局面若再投降,蒯氏或許能夠保全,但身為荊州領袖的劉表,下場卻就很難說了。
蒯良覺得自己身為謀主,卻不能幫助劉表運籌帷幄、克敵制勝,心中多少有些愧意,於是無奈說道“哎,以賢弟之才想必非常清楚,此刻投降,乃是讓劉荊州獨陷於險地,我等身為其謀主,如此做法豈不是有失忠義,徒留罵名於世?”
人都有各自的慾望與追求,即便是蒯良這樣的智者,也難免有被慾望左右的時候。
這一點上,其弟蒯越則顯得更為理智一些,當初他與劉表同時來到荊州,便憑藉著蒯氏在襄陽的影響力與其兄蒯良一道盡心盡力幫助劉表在襄陽站穩腳跟,又聯合蔡瑁等人輔佐劉表掃滅宗賊、掌握住荊州。
若時間就此停留,那他無疑是輔佐劉表的良臣。
可當大乾立國後,劉表惶恐難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又是他第一個站出來建議劉表向何進投降,簡直是將世家望族的精緻利己展現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