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第1/3 頁)
他或許不該慫恿皇帝出逃,以至於沈琤起了殺心。
本來沈琤就有逐鹿天下的野心,怎麼可能允許皇帝逃離他的控制,若是逃出他的掌控,唯有殺之。
從某種程度來講,皇帝的確是他害死的。
皇帝駕崩了‐‐雖然泉南藩鎮想秘不發喪,但終究只能掩蓋一時,半個月後,滿天下都知道皇帝死了,死在了當地節度使高齡言手裡。
一個烙印狠狠打在他身上‐‐弒君兇手!
高齡言承受不住謾罵,惡瘡復發,很快病倒,沒幾天竟然死了。
他算是解脫了,留下盧策海一個人承受四方的攻訐。
盧策海畢竟是大學士出身,筆頭還算厲害,寫檄文大罵沈琤,並替自己開罪:皇帝早就被沈琤下了毒,所以才一到泉南就駕崩了。
沈琤也發檄文回應:少胡說八道,口說無憑,你們有證據嗎?皇帝在京城的時候,一直安然無恙,被你們接走後,立即就駕崩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樂興節度使也加進來攪混水:我覺得這事是沈琤乾的,他給皇帝下毒,並栽贓泉南。
暮嬋養胎的時候,聽到丈夫挨罵,替他抱不平。她的琤郎明明是被皇帝和福陽公主等人騙了,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人偷走了一直保護的皇帝。結果這群人自己弄死了皇帝,卻賴在他頭上。
琤郎如此寬容善良,你們還要誤會他,太可恨了,一定要替琤郎罵他們!暮嬋叫人墨墨,準備構思檄文替琤郎辯解。
沈琤趕緊攔下她:&ldo;你可好好養胎吧,我受點委屈不要緊,天下人都誤解我也不要緊,只要你相信我就行。&rdo;
暮嬋咬著筆尖:&ldo;可我忍不了別人誤解你。&rdo;
沈琤表示沒關係,他有幫手:崔自明,你出來,替我罵他們。
崔自明身為當世聞名的大文豪,每每發文章,皆能洛陽紙貴,這一次奉沈琤的命令狠罵弒君兇手,更是賣力,文章做的非常漂亮,用詞文雅華麗,但卻毫不拖沓,字字璣珠,沒幾篇就把樂興和盧策海罵成了豬狗之輩,而且因為他有名望,天下學子紛紛謄寫這些檄文,一時間,流傳最廣的都是替沈琤闢謠的文章。
盧策海縱然滿腹經綸,可也不是崔自明這種文章大家的對手,很快敗下陣來。而樂興節度使一見風頭不好,也跟著罵泉南藩鎮,將自己從弒君的陣營中摘了出去。
而沈琤看時機合適了,立即龐新傑掛帥去打泉南藩鎮,本來泉南離京城太遠,一路上要路過各種態度不明的節度使的地盤,保不齊被人後面突襲,損失一波人馬,或者被泉南叫來援軍圍攻在某個地方全殲。所以,就算看高齡言不順眼,暫時也沒動他的打算。
但這一次,泉南藩鎮背著弒君的罪名,無人敢幫忙,定北騎兵如入無人之境,輕易攻下都城,將這個藩鎮收入囊中,更重要的是有了泉南,就有了攻取南部的跳板和營地。
這是定北騎兵,第一次涉足南方的山河。
本來如此有意義的事情,沈琤應該親徵。他之所以沒有親自掛帥,是因為他在京城有一件更有意義的第一次。
他當爹了,第一次。
作者有話要說: 皇上領盒飯了,沒辦法,畢竟皇帝這條事業線只能有一個人走。
第49章
嶸王作為皇帝的親皇叔, 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在冬至祭典上對皇帝的那嫌棄的一眼竟然成了最後一眼, 可謂是一眼永別。
當他知道皇帝外逃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原來昨夜皇宮走水, 皇帝趁亂逃出了京城,還帶上了皇后和太皇太后還有幾個公主。
嶸王懵了, 這來的太突然了, 這叫被撇下的人怎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