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產能提升(第2/4 頁)
這樣的協議是維護雙方利益的,首先有2,000萬定金說明劉桐是誠心要貨。其次廠方如果不好好維修,或這種維修一年超過5次,說明要麼機器人不合格,要麼廠方維修人員不認真,這就要承擔免費更換機器人的費用。
簽完合同流程後,劉桐將鴻東戈位置和海城的物流情況給廠方通報了一下。讓他們心中有數。說實的,廠方從來沒有給鴻東戈送過貨。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劉桐又通知張寶田儘快騰出一個大廠房,方便安裝30臺大機械手的流水線。
按劉桐的設想,這30臺機械手按裝完畢後,每天要有100萬左右的電池生產出來,而且員工還省出了一百多人,廠內只留四十個年輕懂電子技術的熟練工。這些人平時負責保養維修機械手。
或看住場子不出故障,這樣的話整個流水線絕對是全星球最先進的了。
同時大大減少了用工量,減小了配方洩漏的機率。
還不到一週的時間呢,申鎮機器人廠方就將30臺機器人全部運抵洪荒聚能,還派了工程師來負責指導安裝,並除錯。
這次趙小同操上心了,讓梁文奎配合常博對目前車間內的人進行全程監控。無論是幹粗活的人,還是幹精細工作的人,發現有不軌行為的直接調走,永遠只幹打雜的工作。
而申鎮的廠家在安裝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把稱量好的原料小格子翻轉到電池內中原設定距離的不足,這就影響到了工作效率,根據實際情況原料出鬥也應多裝生產流水的平臺,這和人工操作不是一回事。
所以安裝中出現問題後,他們馬上調整了生產線的佈置,原本是長條生產線,流水線因為機械手的工作速度和工作流程的問題,裝原料的流程和整體流程反而縮短了,流水線就設定為橫向的了,原來的三條豎線,有兩條成了放在機器人兩側,中間的一條作為成品線直接流出,機械手的改動還不小,而且又增加了8臺機器人,等於多了96個機械手以協調兩邊的進度。
原想的把電池中巢狀到原料盒上速度慢,但是實際操作中是速度很快,這個環節相對又減少了兩臺機子。
總之,一週的除錯安裝後,新車間上馬執行,把老車間的一些年青的懂電子的可靠人手調整了四十人過來,又把新能源板安裝隊的人調了一部分,補充到原來車間內。
新車間在試執行期間,因為操作速度不協調,總體出品量不大,但工程師每日在計算卡表,讓每一臺機械的工作進度在整體工作中有機銜接 ,協調執行,到第7天時實現了日產80萬塊電池。整體工作程式有序進行,機械臂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設定程式工作。
新車間的出品率有效提高了。張寶田派人一再抽驗產品,發現次品率遠遠低於人工操作的車間。
他提出把原車間停下,讓人員到新能源板安裝隊去幹活,趙小同同意。
因為他現在特別頭疼的是間諜一直在活動,一直在找配方,生產電池車間,如果人員不減少的話,他防不勝防,不如直接就上機器人的生產線。
而且安裝隊人員增加一百多人,每日又可增加安裝幾千塊。也是加快了安裝進度。同時減小了原安裝隊的工作量。
而張寶田也因為全自動車間的組裝量忽然加大,他的原料供應出現了緊張,只好要求全自動車間原來兩班停為一班。多出的人員可以暫去參加建設宿舍和學校,他要先做好原料供應。
他又去了一趟羅曼島,在微波爐內操作了一會兒,變成了兩箱半,然後趁夜秘密運回洪荒聚能,他想之後得把原料秘密建於廠房地下或者運回鴻東戈一部分作為備料,以防過量使用。因為此次的用量突然爆增,盡顯平時應急管理上的弊端。
居然讓減產了,兩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