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萬元戶(第1/3 頁)
帝國曆313年,1月初春。
冰雪還未融化,天氣還是較為寒冷。
河東省,壽高縣,大沃村。
如果處於高空進行俯瞰。
該村莊周圍的不少耕地,按理應大多處於荒蕪的狀態,但此刻,居然長出了一個個類似‘白色帳篷’的東西,呈現為長條狀、半圓弧形截面,每個都佔地半畝左右。
且靠北的一面,都堆上了厚厚的土;靠南的一面,則更薄更透一些,允許更多的光照射進去。
還有少數的‘白色帳篷’,有些村民,會燒起類似暖炕的爐子,透過熱水管加熱土壤,提高帳篷內部的溫度。
而只要在出入口位置,掀開那層半透明的薄膜,看到內部的場景,不管是誰,都會忍不住發出驚呼。
蔬菜。
裡面有綠油油的青菜。
有青色的辣椒。
有紫色的圓蘿蔔。
有紅噔噔的燈籠果。
有星光甘藍。
有碩大的龍鱗南瓜。
有密密麻麻的韭菜。
有長在同一根藤上的黃瓜、絲瓜、葫蘆瓜與小甜瓜。
等等等等。
至少有數十種之多。
還有的‘帳篷’內,專門種植了菌菇、草莓或西瓜,可以說應有盡有。
且都在茁壯成長,綠意盎然,嫩的似乎能滴出水來,散發出勃勃生機,令人感到賞心悅目。
只是現下外面還是天寒地凍的天氣,人們依然要穿著厚厚的衣服出門,地裡也不可能長出蔬菜,怎麼這些‘白色帳篷’內,全是讓人饞的流出口水的瓜果蔬菜?
沒錯。
溫室大棚。
這些全是用塑膠薄膜+土牆+竹子支架搭建起來溫室大棚,特點是建造成本低,除了塑膠膜的價格貴點,其它的都能靠堆人力解決。
但大沃村中,第一個建起了蔬菜大棚,在冬天種出了反季節蔬菜的,則是讓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的‘福叔’劉福生。
就在一年多前,當劉福生傾盡家財,拿出250多龍元,從江南商會那裡,購買了大量的塑膠膜,並發動全家的勞動力,要種什麼溫室蔬菜的時候,村裡的大部分村民,都覺得劉福生瘋了,太冒險了。
“冬天那麼冷,怎麼可能種出蔬菜呢?”
“我們躺在床上蓋厚厚的棉被,有時都凍的打哆嗦,就那麼薄薄的一層塑膠膜,能擋住外面的酷寒?”
“福生叔,你手中的那些錢,可以蓋一兩間的紅磚房,可以送大孫子去工廠當學徒,也能送兩個孫子去讀書,或者把有超凡天賦的孫女甜甜,送去江南省的超凡學校培養,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為何要扔到冷水井中?”
“太冒險了,雖然江南商會的農業專家,能種出溫室蔬菜,但不代表我們這些普通百姓也行。”
“江南商會的農業公司,定是燒了大量的火炕,給溫室大棚保暖,這才長出了蔬菜,我們買得起那麼多的煤麼?”
“成不了的,冬天種出的蔬菜,是能賣出高價,但意味著很高的風險,一旦失敗了,整個家都要敗落。”
“福生叔為人老穩,但這把賭的有點大了,希望他明年不要找我們借錢。”
除少數見過世面的村民,保持觀望狀態。
大部分的村民都很不看好,畢竟這種新鮮事物,他們從未接觸過。
但兩個月後。
在最冷的9月。
劉福生家的那20個溫室大棚,裡面居然全部長出了瓜果蔬菜,因為沒什麼病蟲害,那些瓜果蔬菜的長勢和狀態,竟比春夏季節種的露天蔬菜還好。
服了。
大部分的村民都大開眼界,不得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