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流華灣古村特點 > 第三十一章 神相

第三十一章 神相(第1/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被女帝退婚後,我撿走了她妹妹大雍風華:從攻略王妃開始未來已定從棄子到無雙權臣我刷的短影片被萬朝古人圍觀了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回到古代成了個無賴重生三國之季漢長平侯開局一把菜刀我在亮劍當伙伕秦二世穿越到了時空隧道震驚!開局召喚漢朝皇帝圍攻三國宋騎之金戈鐵馬開局給古人直播三國殺戰國大魏王繼承三位皇嫂後,我無敵於天下大夏世子,從一介書生開始三國之我哥是張飛花豹突擊隊漢末召喚之無敵天下自爆穿越者身份

“昨晚你去了白馬寺?”

劉和啞然:“大晚上宵禁,你去白馬寺做什麼?”

孫原隨口答道:“本是想散散心,不知不覺就上了夢緣塔。”

“牽強。”劉和搖頭,“如今帝都內步步危機,你還還有閒心。”

孫原卻未回答他,只是托起杯盞,飲了一口清茶,林紫夜清晨泡的茶,分外清香,透著清純味道。

“你這茶與眾不同。”劉和望著盞中隨水漂浮的茶葉,清香沁入肺腑,只覺神清氣爽,也不枉他大清早便跑到孫原這裡來。

飲茶之法自古有之,不過帝都之內流行之法,是以香料、鹽等調味品與茶葉一同煮沸,故名“食茶”。而孫原這茶則不同,是以新鮮茶葉曬乾之後,入鐵鍋炒制而成,茶葉蜷縮成球,待到飲茶時,以沸水沖泡,茶葉單純清香便隨之而出,茶葉在水中舒展,別成風趣。

孫原給他重新沏了一碗,道:“紫夜親手炒的茶,她素來喜歡清靜,不想清茶被香料壞了味道。”

“你這方法若是流傳出去,想必能得天下追捧。”劉和笑笑,剛一舉碗,便聽見對面紫衣公子輕聲發問:

“同我說說白馬寺如何?”

劉和皺眉:“你問白馬寺做什麼?”

光武中興之後,佛學東傳。永平七年,孝明皇帝夜夢金甲神人自西方而來,繞庭而飛,遂派遣使者西去尋佛,使者蔡音、秦景於大月氏逢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入大漢帝都。永平十一年,白馬寺建成,孝明皇帝標誌著封建國家正式承認佛教的合法地位,允許甚至倡導佛法傳佈,此後八十餘年,西域僧徒漸多,帝都之內的信佛者也漸漸增多,佛經遂被更多地翻譯過來,佛教勢力更隨之一天天擴大。

絕大多數佛經譯在雒陽,白馬寺則是最重要的譯經道場。近三十年,西域佛教學者相繼來到大漢,如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月氏的支婁迦讖、支嘿:天竺的竺佛朔,康居的康孟樣、康巨等。安息王嫡後之子安世高,“捐王位之榮,安貧樂道,夙興夜寐,憂濟塗炭,宜敷三寶,光於京師(雒陽)”,從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至建寧三年(公元170年)的二十多年內,他在雒陽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大十二門經》、《小十二門經》等佛經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月支人支婁迦讖,“其博學淵妙,才思測微”,於孝桓皇帝末年來到雒陽,不久即通漢語,當時在雒陽譯出《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味經》等佛經二十三部、六十七卷。相傳這二位譯經大師都曾長期住在白馬寺裡主持譯經事宜。安世高重在宣揚坐禪法,偏於小乘內容;支婁迦讖重在宣揚般若學,多大乘內容,為大漢佛學二大系統。竺佛朔於初平年間攜經來洛,在熹平元年(公元172年)與支婁迦誠合譯出《道行般若經》,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合譯出《般舟三昧經》,由雒陽人孟福、張蓮筆受。此外當時在雒陽譯經的還有天竺的竺大力、安息的安玄、康居的康孟祥、康巨,以及受教於安世高而和安玄合作譯經的漢人嚴佛調等十多人,延綿至今共譯出佛經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

“行者住寂靜處,遵循七覺支之道,觀諸法離欲,可令念覺支修習,如是乃至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覺支修習,如此修習七覺支能令正智解脫完成。”

此語正是昨夜那名僧者所言,孫原吟罷,隨即問劉和道:“你可知道此中含義?”

劉和搖頭道:“一聽便知是佛學高僧的言語,似乎是某段佛學經文,和乃儒生出身,自然懶得理會。帝都之內常有高僧講經,大漢佛學講經之學即始自安世高。相傳他善漢話,在帝都講經,聽者雲集,可見佛法已在帝都民間流傳。孝明皇帝、楚王劉英皆尚佛,孝桓皇帝還在北宮供奉佛祠,道學高人襄楷上書孝

目錄
娛樂:解剖比法醫還專業?查查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