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信所帶來的震驚(第1/2 頁)
“……據信上所言,前任肇原知府丁牧祥死亡,為外族命令張家所為。”
蘇溢城看到這裡,手掌拍在了桌案之上,這張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僅對現任知府出手,前任知府竟然也死在了張家的手中。
丁牧祥的死亡他派人調查過,並沒有發現異常,而死亡原因他也是知道的。說出來並不光彩,為了給對方留一份體面,對外宣稱是病逝。
沒想到這其中,竟然是張家做的手腳。
而信上王茂平提及,之前他對於前任知府的死有所懷疑,還及時救下了差點被滅口的丁家下人,將人藏了起來。
從其口中得知,當時的知府丁牧祥正在調查,邊軍中的一個千總。這個千總病逝其家人也在扶靈柩歸來的時候,被外族所害。
所以,即使後面王茂平沒有提及,蘇溢城也能明白,丁牧祥的死亡,與之前被剷除的那條私販貨物路線有關。對方只是剛剛發現端倪,就被外族命令張家滅了口。
而張耘是吏員,還在府衙安插了釘子,想來丁牧祥暗中調查的事情,也是此人彙報給外族的。
估計丁牧祥的在天之靈也想不到,他的冤屈還能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這樣兩相對比起來,讓蘇溢城再次對王茂平的才能讚歎不已,儘管之前已經稱讚過很多次,但此人還是每次都能讓他刮目相看。
信上的內容還沒有完,讓蘇溢城知道,張家為外族做的事情肯定不止這麼多。繼續向下看去“啟元三十年,外族命張家配合謀害都指揮使司的指揮僉事”。
“真是豈有此理!”蘇溢城再次把手拍在桌案上,這次的力度和聲響,都要更重一些。
這個張家除了謀害過肇原的兩個知府,居然還對其他官員動過手,而且是都指揮使司的僉事。
但他不記得都指揮使司有官員被害死,即使啟元三十年,他還不是這裡的巡撫,但之前如果有官員被謀害的事情發生,他也應該會聽說過。
所以,最有可能的是,這個指揮僉事的死亡被認定為意外,或者染疾。
看來,需要好好調查一下這個指揮僉事的事情了。
眼前的信件,蘇溢城花費了很長時間,都還沒有看完,是因為信中所包含的內容太多,卻又沒有任何廢話的緣故。所以他需要一邊看信,一邊整理思緒。
整理到現在,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張家罪該萬死。而張家也不會像張耘說的那樣,只有他一人參與其中。
就像蘇溢城所想的那樣,信上的內容已經來到了二十二年,外族命張家解決林江不同府的兩個富商。
那時候的張耘還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外族怎麼可能信任他,將這種任務交給他去做。更何況,任務的目標並不在肇原府呢。
所以,到此,張耘的謊言已經被戳穿,他的父親張暯作為張家的家主,才是那個接受外族命令的人。
而從張家所接受的命令來看,外族對張家應該是相當重視的。
“……啟元十七年,張家接到外族命令——”
再次把心神投在信上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啟元十七年。如今看來,張家為外族做事,已經超過了二十年。
所以啟元十七年,張家又做了什麼,蘇溢城開始回想啟元十七年所發生的大事,也許張家就有參與其中。
這一頁信紙上的內容已經結束,用手拈起,準備看下一頁的內容,但蘇溢城的手猛然一頓。
啟元十七年,翁南江因為冰排阻塞河道而導致了水災,然後——
不可能!
不可能!
蘇溢城這些年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但有些事情,他還是不敢想下去。應該是他對於這個時間太敏感了,才會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