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 頁)
八月三十日下午,青雀鎮向陽公社二樓小會議室裡,正在召開由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參加的夏糧促產工作成果總結會。
劉德勝書記介紹,今年上半年,向社公社認真貫徹“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廣大幹部、社員充分發揚大幹苦幹的精神,戰勝洪澇、高溫、乾旱等系列自然災害,一改往年我公社農業生產持續落後徘徊不前的局面,一舉奪取夏糧大豐收,稻穀、綠豆、高粱等主要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可喜可賀。
大家歡欣鼓舞,舉手相慶。
然而,劉書記突然話風一轉,“但是……我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進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的現象。昨天,我就接到一封檢舉信……”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檢舉信?!“最近兩年,檢舉信已經非常少見了。但它像傳說中的催命符,每次出現,都有可能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與會同志們無不提心吊膽,害怕與自己或自己主管的領域有關,全都肅靜下來,忐忑不安地望向劉書記。
劉書記威嚴地掃視全場,對下屬們的反應非常滿意。慢條斯理地從口袋裡掏出個皺巴巴的封信,正色地念道,“……在以羅成功為首的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威逼利惑下,黃泥塘村嚴重偏離路線,大搞資本主義那一套,完全忽視村裡的農業生產,鼓動社員們把主要精力和時間集中在建設養雞場上。還在村裡到處宣揚金錢至上的腐朽思想,助長歪風邪氣,妄圖破壞我們的偉大事業.....”
聽劉書記把檢舉信念完,大家面面相覷,反應各不相同。
有些人氣憤填膺,表示要與壞人壞思想誓不兩立,鬥爭到底;有些人則不以為然,認為檢舉信言過其實,國家也在提倡全面發展嘛,搞副業又不是不可以;還有人認為,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大搞養雞場確實不對,但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責令村裡糾正就行了;每種說法都有市場,大家各執一詞而又互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
劉德勝惱火地制止了短暫的混亂,嚴肅地說,“同志們,接到檢舉信後,我就打電話到他們村委瞭解相關情況。這個黃泥塘村啊……問題確實不少啊。糧食生產方面,全打馬虎眼,卻痴心妄想,說要建什麼現代化養雞場。當然嘍,他們搞的這個養雞場,也屬於集體,跟搞家庭副業是有所區別的。但是……”
劉書記停下來,用力猛拍桌子,更加疾言厲色接著說,“但是,這也屬於嚴重的思想問題。糧食是什麼?糧食是人們的命根子!現在是促糧增收的關鍵時期,一切都要給促糧增收讓路。關於這一點,我要求,大家思想上絕不能動搖!”
“這些年,人民群眾過得不太好,少部分同志窮怕了,想走歪門邪道,這是堅決不充許的!同志們,你們都是老同志,深受國家和人民的信任。這時候,群眾都在看著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忘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我們一定要拿出最堅定的意志,拿出雷霆萬鈞的手段,狠狠殺掉這股歪風邪氣……我提議,公社馬上成立工作檢查小組,明天就去黃泥塘村,看看他們到底在搞啥子名堂。該糾正的,要及時糾正,該處分的,嚴肅處分。“
劉書記既然已經這麼說了,大家也就啥好說的了,接下來家就工作組的人員構成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並確定,明天早上八點,工作組成員在公社大門口前集合。公社只有一輛吉普車,除了書記等少數人,其他的,有腳踏車的騎腳踏車,沒腳踏車的走路,大家務必在中午十點前趕到黃泥塘村。
劉德勝這位舊社會長大的窮孩子,童年在棲棲遑遑中度過,流離失所且飽受欺凌。他對封建地主和資本家懷有天然的厭惡,無數飢餓的回憶讓他對糧食有著不同一般人的執念。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