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令,引精兵三千徑出長社,來到兩軍陣前,指名點姓喚張繡出陣交戰。
張繡正因為這幾日曹仁堅守不出,莫名惱火。忽聞營門外,有敵將討陣。他整裝披掛,搠槍上馬,點起三千騎兵,出陣迎敵。
來到兩軍陣前,張繡見敵陣之中一員大將身高九尺,方頭闊耳,嵌腮鬍鬚不盈寸許,身著鑌鐵連環甲,手持丈二鑌鐵矛,坐下一匹墨色大宛良馬。心中暗道:果一員勇猛之將,儀表非凡,身材英武;但不知是否蠟頭銀槍,尚需交手試之。
夏侯惇以為張繡何許人也?哪知出來一個二十餘歲的毛頭小夥。不過這小夥長的可挺俊的,濃眉大眼,粉面白腮,內襯鑌鐵戰甲,外罩雪白色的英武戰袍,頭戴束髮紫金冠,手中一柄丈二長槍亦是鑌鐵打造,身披一件杏黃色的披風迎風而展,坐下一匹碩壯的黃膘良駒,亦是顯得小夥子英姿颯爽、虎虎生威。
夏侯惇看罷張繡多時,記起自己此番出陣之原意,提矛大喝:“對面娃娃,你可是張繡耶?”
“正是某家!”張繡應聲答道,策馬出陣,右手倒提長槍斜指地面,擺開架勢以作迎敵,“你是何人?莫非要與那曹仁報仇不可?”
“小娃娃休要猖狂,少要得意!今日你家爺爺夏侯元讓前來收取你的性命!”夏侯惇言出不遜。
張繡本是血氣方剛的年少輕狂之時,聞聽夏侯敦如此言語,哪有不惱之說?把大槍一舉點指夏侯敦,冷笑道:“潑那夏侯匹夫,有種陣上交鋒,躲在陣內算的什麼英雄好漢?”
夏侯惇方才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出陣,不由得老臉一紅,拍馬出陣,挺矛便刺。張繡見長矛刺來,大槍一點,“啪”的一聲打在長矛之上,將長矛撥到一旁,讓過夏侯惇,撥轉馬頭,擰槍和夏侯惇戰在一處。
這一交手,夏侯惇可就明白了曹仁身上那數十道傷口是怎麼來的了。這小子這槍咋就這麼快呢?本以為自己槍法就已經很快了,哪知道這小子這槍神出鬼沒,眨眼之間便是十餘槍招呼到了自己身前諸多要害。這也就是自己出戰,與之對敵。要是換了其他人,還真得和曹仁一般,頗多受傷,自然是避免不了的。這廝這槍快如閃電,防不勝防。但是卻刺之不深,深者入肉寸許,倒也是人疼痛;然則多數傷口,孰不怕血液流光,一命嗚呼?
夏侯惇一面手忙腳亂的挑撥這張繡的進攻,一面尋找著破敵的機會。面對如此快槍,他知道若不進攻,最後只有落敗一途。是故,他拼著中了一槍,依然發動了進攻,長矛擺開,直刺張繡庚桑咽喉;見張繡撤槍格擋,又變槍攻擊中路。一時間暫解頹勢。
張繡見夏侯惇不過三五照面便調整了捱打的局面,心中亦是震驚不少。他暗自尋思:此人確實比那曹仁強之不少;竟然如此快的擺脫了頹勢。觀其槍法截然不是等閒武將,看來要小心應付。
二人各自尋思自己的主意,各自算計自己的套路。但是手上的攻擊可沒有停下,依舊是狂風暴雨般的凌厲出擊。張繡一柄紅纓長槍猶如黑龍頸上一點紅,穿梭空寂獨點明,遊弋上下,緊爭鋒;夏侯惇自是不甘示弱,長矛舞動風聲起,敢似惡蟒出洞穴,爭於黑龍鬧乾坤,臨空惡蟒變蛟龍,勇猛之意頗顯能。
兩旁軍士見二人戰作一團,一團白衣勝雪,一塊漆黑如墨;一刻白中加墨,一刻又是墨中帶白。二人是你來我往,我攻你擋。馬踏連環,將轉八方。周圍諸人哪裡還看得清晰哪一個是張繡哪一個是夏侯惇?
正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看戲就看得是這種情景,那叫一個過癮。每時每刻都將心提到嗓子眼,每時每刻都以為會有結果。然而,卻不想看到結果,正如結果依舊在不停地延續中讓我們期待一般。
轉瞬之間,百十回合過去,兩陣軍士鴉雀無聲,全都靜靜的、提心吊膽的關注著場上的戰鬥。只有兩陣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