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土地兼併(第1/2 頁)
劉邦:他的大漢才剛剛建立,倒是還不用著急,土地兼併只能交給後人去解決。
王莽:看來後世人很認可他的新政,不過確實土地改革的阻力太大,所以也是新政失敗才導致他的新朝滅亡的嗎?
李世民:土地兼併確實會危害國家的穩定,可想要解決土地兼併問題難於上青天,一旦動土地問題勢必會遭到強烈抵抗,到時候他的大唐也會陷入混亂。
崇禎:大明到如今的地步,土地兼併確實佔很大一部分原因,可想要動土地問題卻千難萬難,恐怕他一提這個問題,所有的大臣都會阻攔。
【那麼土地兼併為何在中國古代史上始終無法消除呢?它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存在呢?】
【通俗的講,土地兼併就是地主利用各種手段將農民的土地兼併,讓農民成為無地的無產者。這些遊民沒有土地後,要麼作為佃農依附於地主,幫地主打工,要麼就淪為遊民,成為王朝的不穩定因素。】
【雖然土地兼併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最主要的方式還是用經濟手段進行兼併。或許有人問,農民怎麼會傻到將土地全部賣給地主呢?畢竟錢是死的,土地是活的嗎?】
【地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財富,地主要是按照市場價收購地,要花多少錢?沒錯,在風調雨順的時節,土地兼併往往不會大規模發生。】
【但是一旦遇到天災那就不一樣了。一旦天災來臨,地主由於家大業大,那自己生產的糧食雖然減產,但養活自己一家子完全沒有問題。就算不夠,還可以從未受災的地區購買糧食。而普通的農民由於土地和錢比較少,一旦收成不好,就很快陷入飢餓的境地。】
【那麼面對窘境的農民要想生存只有兩個選擇,一呢,是作為流民跑到外省乞討為生。二呢,就是向地主借錢借糧。只要是正常思維的農民都會選擇後者。】
【但是借錢從來不是沒有代價的,中國曆代的私人放貸利率都是相當高的。根據王安石的記載,宋朝年間的放貸利率達到了70%,按照今天國家的規定,年利率超過36%就算是高利貸了,足以見到古代的高利貸是多麼的可怕。】
【雖然利率高的嚇人,但是農民為了緩解燃眉之急,往往不得不吞下這個苦果。在借到糧食和銀子之後,農民或許可以度過災年不至於餓死。】
【但是很快地主的要債人就會上門討債,而且剛剛度過災年的農民往往一貧如洗、身無分文。此時的農民除了將土地抵押給地主之外,那別無他法。如果情況再糟糕一些,農民自身就會賣掉自己,淪為地主的佃農,成為地主的打工仔。】
【地主只要透過災年時的一點點投資,就可以在災後大發橫財,而擁有自己田地的自供農則徹底淪為依附於地主的無產者。】
【但是,這樣一項弊政為何遲遲沒有改善呢?按照常理,統治者為了自保也應該加以抑制。但事實是,歷代都有有識之士針對土地兼併問題進行相關改革,但由於官紳地主階層的阻撓,這些改革紛紛走向失敗,無以成功。】
《其實和土地沒有關係,那時候計程車紳階級太保守只知道土地,他們會佔有壟斷一切生產資料,把財富積累到自己手裡,看看他們一直在這麼幹》
《稅收制度問題,所以要徵財產稅,直接稅》
《直接稅,直接激化矛盾,不可能實施的,具體要實施的時候,已經是王朝末年了,被迫使用只會加速滅亡》
《土地兼併問題恰恰是因為封建制度解體太早導致的,真封建也就不存在土地兼併問題》
《歷史上很多的政治家想要改變土地兼併的現象,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可惜都失敗了》
《土地兼併只是表象,真相是士紳階層不受抑制的利益擴張》
《雖然是叫土地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