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強勢歸來(第3/6 頁)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是萬萬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的。
“閻錫山親率右路軍東出太行山,沿京漢鐵路進攻保定,與左路軍會攻北京。”
“恰在此時,晉綏軍又在陽高車站扣押了奉軍檢閱使於珍的專列。”
他在思考這個孔家是否和孔子有關係,畢竟姓孔的大家族可不少見。
“唐生智手握重兵,本來也不想屈居桂系之下。”
“龍潭之戰雖然取得勝利,但桂系和黃埔系的損失也不小。”
“很快,汪精衛找來唐生智言明,我被忽悠了,咱們還得跟南京那幫人鬥。”
按照他的預想,他自己一方對付張作霖是不可能的,唯有聯手才能消滅張作霖。
“從10月中旬開始,傅作義就一直堅守在涿州。”
為此,他特意高薪聘請軍事顧問,就為了在之後的軍事戰鬥中取得勝利。
現在沒有了直係軍閥的威脅,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就可以通力合作一起對付張作霖。
“晉綏軍屢攻不下,戰士頓時陷入僵持。”
不過儘管如此,他對外戚也同樣深惡痛絕,深知外戚干政的危害。
“見李宗仁不尊重自己,汪精衛意見很大。”
“傅作義沒有收到電報,以致孤軍深入,慘遭合圍。”
“武漢政府是從廣州搬來的,是秉承孫中山遺志的正統,南京那邊是分裂出去的逆賊。”
“錢這個東西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蔣介石在南京強勢復出,重新執掌大權。
“蔣介石為復出做準備期間,汪精衛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主動找上門,表示咱們應該聯手對付桂系。”
“汪精衛、唐生智一拍即合,於是剛剛合流的國民政府再度與南京方面劍拔弩張。”
“不過閻錫山也是命不該絕,就在這時,張作霖下令停戰。”
北邊勢力還沒有徹底剿滅,南方的兩個國民政府就開始內鬥,多多少少都有些愚蠢。
“桂系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做了小半年當家人,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因此很有自知之明的準備讓賢。”
“汪精衛離開武漢後,桂系給唐生智安排了一個高官職位。”
六一.二二三.一四一.二一四
唯有如此,他才能透過實打實的戰績令部下心服口服,以免再次出現被部下逼宮的事情發生。
他算是看明白了,蔣介石能夠重新回來,多虧了外戚的幫助。
“1928年1月4日,蔣介石在南京強勢復出,重新掌握東南五省軍政大權。”
“蔣介石再次上臺後,為了避免重蹈下野的覆轍,決定平衡各方勢力。”
“蔣介石先去上海,拜訪宋美齡,表達了愛慕之意。”
強行拿下太原不僅會折損實力,而且還會逼得閻錫山徹底投靠國民政府。
“只是獨木難支,沒什麼作為。”
“並以和平讓出涿州,接受改編的條件,要求傅作義放棄抵抗。”
“涿州一戰後,傅作義名揚天下,各派勢力都以重金或封官許願的辦法對其拉攏。”
“婚事結束後,蔣介石便開始琢磨復職一事。”
他想得倒是非常美好,可南方的兩個國民政府居然這時候打起了內戰。
同樣都是國民政府,最起碼也得平起平坐,這個高官的職位明顯就是不把他這個武漢國民政府話事人放在眼裡。
“當奉軍收縮戰線,憑險固守後。”
“軍餉沒著落,別說北伐了,就連維持軍隊的人心都做不到。”
所以思來想去,他才下令停戰的,以免被國民政府撿了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