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神將陸遜(第1/8 頁)
東吳的名士除了周瑜和魯肅,還有一人名聲不顯,那就是陸遜。
陸遜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之一,為東吳建立三分天下的王霸之業立下戰功。
陸遜也因其傑出的才能、輝煌的戰功和忠君的門風,贏得了孫權的高度信任。
雖然陸遜晚年因參與二宮之爭遭孫權不滿,但其死後陸氏一門長盛不衰。
在有吳一朝始終是執掌軍政的重臣之家,仍然是吳國的國之柱石。
陸遜在三國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去世是東吳由盛轉衰、由強轉弱的重要標誌。
“東漢靈帝光和六年,陸遜出生於吳郡吳縣的一個江東世家大族中。”
“陸家世代為官,陸遜的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堂叔祖陸康擔任東漢的廬江太守,父親陸駿官至九江都尉。”
“陸遜年幼時父親早卒,於是跟隨叔公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舒縣讀書。”
“東漢興平元年,淮南軍閥袁術因與陸康有隙,而派遣孫策攻打廬江,陸康堅守了二年。”
“到了次年年末,廬江城終究還是被孫策攻克了,不久後陸康就病逝了。”
“不過在病逝之前,陸遜及親族家人,就被陸康送回老家吳縣。”
“在抵禦孫策的兩年戰爭中,陸氏家族百餘人因為饑荒和戰亂,死了將近半數。”
“陸遜的叔叔陸績比陸遜小六歲,所以,陸遜幫他支撐門戶。”
“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在當時的吳縣人士中以博覽群書知名。”
“孫策因為遭到許貢三門客的刺殺而去世,孫權繼位成為將軍,陸遜被招募。”
陸遜:雖說我陸氏一族和孫策有不共戴天的血仇,但沒辦法,形勢比人強,我也不得不投靠孫權。
孫吳政權立國江東,雖然由孫策孫權兩兄弟發揚光大,但追根溯源還是到孫堅一系。
孫家發跡在北方,而他們主要將領和謀士卻大多出自江淮和江北。
孫氏出身寒門,他們和江東本土士族們的社會身份和文化政治觀念存在根深蒂固的差異,從一開始就是敵對的狀態。
在這樣的背景下,江東豪強扶植了大量反抗孫氏的軍事武裝。
而這些勢力遭到了孫氏的強勢鎮壓,很多士族舉族被滅,可以說二者之間存在血海深仇。
同樣的,他們陸氏一族就和孫氏有大仇。
孫策投靠袁術時,曾攻打廬江太守陸康,導致他們陸氏家族百餘人死傷近半。
就連陸康的兒子也被貶為鬱林太守,最終抑鬱而死。
而他當時也在廬江,不過好在陸康為了儲存家族實力,戰前就把他送回老家,這才得以保全性命。
雖然陸氏和孫策結仇,可是形勢比人強。
隨著孫吳政權在江東站穩腳跟,統治逐漸穩固,肩負振興家族使命的他就不得不投靠孫權來護佑門第。
“孫權統領江東之後,二十一歲的陸遜開始在孫權的幕府中任職。”
“先是擔任東吳的東西曹令史,後又被孫權任命為海昌屯田都尉並掌管一縣之事。”
“當時海昌縣發生嚴重的饑荒,陸遜開啟糧倉解救遭受飢餓的災民。”
“度過災荒之後,陸遜又親自勸課農桑並教導百姓從事農業生產。”
“陸遜在治理海昌縣的同時,吳、會稽、丹楊等地有不少人隱蔽在山林躲亂。”
“陸遜上奏孫權當前急需解決的事宜,並請求招募他們。”
“會稽的山賊首領潘臨侵犯並毒害當地百姓,東吳軍隊連續幾年沒能擒獲。”
“陸遜派遣手下的部將召集士卒,討伐藏身險要地帶的亂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