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鳳雛龐統(第1/6 頁)
說起三國時期的謀士,只要一提到諸葛亮,那必然會想到龐統。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帳下的軍師,龐統得到重用也有諸葛亮的原因,只是二人在功績和行事風格上有所不同罷了。
在三國早年間,龐統就和諸葛亮齊名。
龐德公就稱龐統為鳳雛,而稱諸葛亮為臥龍。
在三國時期,流傳著一個預言,臥龍鳳雛得其一人,便可安定天下。
由此可見,龐統的才能其實並不比諸葛亮低。
蘇晨原本還疑惑,為何劉備得到了鳳雛和臥龍,卻沒有統一天下呢?
經過了解相關的歷史,他才逐漸明白其中的原因。
其實水鏡先生司馬徽只說過,得其一人便可安天下。
卻並沒有說,如果同時任用他們二人,會引起什麼後果。
諸葛亮與龐統兩個人的性格,相差實在太大,一個求穩一個求快。
這兩人可以做朋友,但卻並不適合合作。
而龐統雖與諸葛亮齊名,卻並不為世人所熟知。
是因為龐統才能雖然高,但卻太過急躁,並不能完全審視自己。
另一方面是因為龐統是隱於幕後的,為劉備出過很多計謀,但卻並沒有被人們知道。
“龐統是東漢末年名士龐德公的侄子,早年為人純樸不顯露才智,未能得到別人的賞識,唯有龐德公很看重他。”
“龐統年滿十八歲時,龐德公讓他去拜見司馬徽。”
“當時潁川郡名士司馬徽人品高雅,能鑑別人才,弱冠之年的龐統就去拜見他。”
“見面後,司馬徽在樹上採桑葉,龐統坐在樹下與其交談,兩人交流了一晝夜。”
“司馬徽對於龐統的才華感到驚訝,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
“有了司馬徽這句話,於是龐統的名氣就逐漸傳揚開來。”
“當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徽為水鏡。”
“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龐統後來被本郡徵為功曹,他注重人倫道德,每次稱讚別人時,都言過其實。”
“所以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
“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去問龐統為什麼這樣。”
“龐統說現在天下大亂,道德不振,善人少而惡人多。”
“要想助長道德風氣,不去美化他們的名聲就無法引起仰慕,不足以讓人仰慕向善的人就會變少。”
“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
“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
龐統:我早年之所以沒有得到別人的賞識,並不是我的才華比別人低,而是我的樣貌不如別人。
一想到自己的樣貌,他無力的嘆了一口氣,對此也無可奈何。
他在年少時並沒有什麼名氣,是因為這和大家喜歡從外貌來判斷一個人有關。
由於他的外貌太過樸實醜陋,很少有人會覺得他是個聰明人,別人以貌取人也沒辦法。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年少時無人賞識,畢竟伯樂總是比千里馬少很多。
不過幸運的是,成年之後的他得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賞識。
也正是在得到司馬徽的賞識之後,他才終於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他自己非常重視道德修養,而且稱讚別人的時候,往往會言過其實。
之所以如此,是他覺得這世上,好人總是會比壞人少。
而誇讚別人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行善的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