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商道祖師爺范蠡(第2/50 頁)
“吳國大敗越國軍隊,然後將其圍困在會稽。”
“勾踐兵敗會稽山,開始意識到范蠡、文種等謀臣的重要。”
“此時范蠡建議越王勾踐及其王妃、親近之臣數百人入吳為奴,換取喘息的機會,不至於滅國,並且自己也主動請求隨勾踐入吳為奴。”
“同年,勾踐、范蠡君臣均入吳為奴。”
嬴政:越是迷茫時,越是要沉下心來等待時機,唯有如此,才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范蠡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少年時代的范蠡,命運坎坷,很早便父母雙亡,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但好在范蠡聰慧過人,且勤奮好學。
數年間,便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文武全才。
然而,當時的楚國政治混亂,制度腐敗。
身處亂世,哪怕范蠡空有一身濟世之才。
卻也因為無人舉薦,滿腹才華,無處施展。
最後只落得寄情山水,等待時機。
直到好友文種的出現,讓范蠡的命運有機會翻盤。
文種聽說范蠡是一個奇人後,就趕來拜訪范蠡,打算一探究竟。
文種詢問范蠡,有一隻鳥,想要飛出去,但卻不知往哪飛。
范蠡明白文種這是要考自己,於是詢問這隻鳥準備飛多遠,百里,千里,還是萬里。
文種說道百里之地,蛀蟲早被吃光了。
范蠡立馬明白,直接言明此鳥報負遠大,當在萬里之遙。
在范蠡的心中早已決定離開楚國,另謀出路。
之後范蠡取來一張地圖,分析楚,吳,越三國形勢。
楚越之間是互相扶持的關係,如果扶持越國,便是幫助楚國。
最後,范蠡和文種兩人決定投靠越國。
謀生存求發展,唯有理清局勢,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才能找到逆風翻盤的機會,而范蠡無疑就是找到了這樣的機會。
於是,范蠡和好兄弟文種一起離楚入越,受到越王的重用,從而被任命為大夫。
但在越王勾踐即位之後,范蠡面臨一場人生危機。
勾踐因誤信傳言,率先發兵攻吳,結果大敗。
為了保護越國,范蠡大膽進言,讓勾踐假意投降,等待轉機。
之後,君臣二人同甘共苦,忍辱負重,終於在三年之後開啟歸國之路。
經過十多年的時間,越國日益壯大,最終范蠡率兵攻破吳囯。
“勾踐入吳後,白天做吳王的馬伕,晚上棲身於墳旁石屋。”
“這些行為損害勾踐國王尊嚴的行為,經常使勾踐思想絕望。”
“范蠡多方開導,說明古時聖賢王者都會遭遇苦難的境遇,蒙受恥辱。”
“但他們都能泰然自若的處置,最終結果都是得到天下。”
“同時范蠡在一切場合下,均與勾踐保持君臣禮節,維護勾踐的尊嚴。”
“在吳國的三年裡,范蠡成為勾踐最信任的謀士。”
“在吳國為奴三年後,勾踐和范蠡離開吳國,返回越國。”
“他們剛踏上國土,范蠡就開始為越王謀劃復興越國的計劃。”
“內政方面,遵從自然規律,不誤農時,開闢田野。”
“發展生產,充實府庫,讓利於民,增強國力。”
“同時繁殖人口,擴大兵源,開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
“外交方面,繼續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順從吳國的勢力。”
“同時交好齊國,親近楚國,依附晉國。”
“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公元前486年,勾踐認為國力已經足夠充沛,準備起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