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是: 自己不要好,再教也沒用。表達的思想包涵內因外因的辯證法。
這些方面,多可見吳*的理性。黃逸梵的理性其實更強。張愛玲從父親的樊籠裡逃到她那裡不久,兒子也來了,說他也想跟母親過。他帶了一雙球鞋,用報紙包著,總是做好了當日就不回家的打算。黃逸梵說她的經濟能力只夠撫養一人。張子靜哭了,張愛玲在旁邊也哭了,可是黃逸梵沒哭。可憐的張子靜只得回去了,仍舊帶著他的球鞋。如果換了鮑竹青,自己再苦,也會收留兒子的。
外國哪位哲人說過: 女人在戀愛中智商最低。對於中國母親來說,在母子關係中的智商之低絕不亞於戀愛中。而顯然黃逸梵是個難得的“清醒”的母親。中國母愛的“偉大”,是“犧牲”的同義詞,又向來是只算感情賬不算經濟賬;而黃逸梵則能夠算計——如同張愛玲從父親那裡逃跑,在隨時會被捉回去的危險中仍能夠與車伕討價還價一樣——當張愛玲逃到母親這邊來,補習功課預備投考倫敦大學時,黃逸梵就“一直在懷疑”為女兒的犧牲是否值得,並且還被敏感的女兒覺察到了,給張愛玲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這不可能不影響她與母親本已相當淡薄的感情:“常常我一個人在公寓的屋頂陽臺上轉來轉去,西班牙式的白牆在藍天上割出斷然的條與塊。仰臉向當頭的烈日,我覺得我是*裸的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著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這時候,母親的家不復是柔和的了。”
張愛玲還說“看得出我母親是為我犧牲了許多”。這裡的問題不在於黃逸梵為女兒犧牲了多少,而在於她是否願意為女兒做出犧牲。
張愛玲的小說《年輕的時候》裡潘汝良的母親,就是“一個沒受過教育,在舊禮教壓迫下犧牲了一生幸福的可憐人,充滿了愛子之心”的人,黃逸梵與之正好相反。
鮑竹青與丈夫感情產生危機時採取了委屈忍讓,原因之一是捨不得孩子。蘇青在抗戰中未赴大後方,建國初期未去海外,原因之一也是捨不得孩子。張愛玲的不喜歡小孩,幾乎是不可能不受母親的影響。她與賴雅懷孕而引產,論者多指責賴雅,其實放棄胎兒是否是張愛玲完全順由男方之意的結果?張愛玲自己是否真的想保留?她是否真的做好了為人母的心理準備?委實是個大問題。
張愛玲成人後的行為怪異,每逾常情,人們多將此歸結於一個天才作家的特立獨行而視為正常,這樣的觀點掩蓋了張愛玲因早年母愛不足、或在不正常的母愛下心理受到傷害而扭曲的事實。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童年(1)
蘇青得到的愛最多,所以陽光無忌——張愛玲受到的傷害最多,所以拘謹內向——胡蘭成既不受寵也不被嫌,所以健康正常
就性格來說,張愛玲是個內向的人,用蘇青的話來形容,“是一句爽氣話也沒有的”;蘇青則是心直口快,甚至於口無遮攔。她倆性格上的差異固然出於天性,但也與童年的家庭生活環境與狀況有很大關係。
張愛玲說蘇青“有著簡單健康的底子”,說得很對。這“底子”就是家庭環境,就是人生的初始。嬰幼兒時期的蘇青被寄養在外婆家裡,外婆家在距城五六十里的一個山鄉。當時外公已經去世,過繼的舅舅在城裡學徒,除了她與外婆外,只有一個姨婆、一個老媽子、奶媽共五個人,五個女人,當然“簡單”。外婆很疼愛外孫女;在蘇青斷奶後,外婆常叫姨婆抱著她到處串門,在鄰居的四婆婆、三舅母、長長太太等人中間,被她們寵愛逗樂,吃她們給的雪團印糕,與她們一起在冬日的暖陽下,毫無顧忌地高聲談笑,當然也學會了粗口。在這樣的環境下,蘇青受到的雖然不是現代科學方法的教育,卻也恰因此使天性有了充分自由的生長空間,稚嫩的心靈幾乎未受任何限制。
後來,雖然娶進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