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5 頁)
鑽上釘孔,再用馬蹄形銅釦扣入釘孔,最後塗上白色膠合劑,就變成了整補過的新碗。鋸碗的同時可用白鐵皮焊壺底、焊臉盆底、焊水桶底……他們是廢物利用的高手、是家庭日用器材的修補人。工業時代的人們、有錢的人們,腦中很少有修補的觀念,可是農業時代的窮困中國人,他們卻把任何可以報廢的東西都不報廢,他們珍惜舊的、愛護舊的、對舊的發生感情,他們寧肯釘釘補補,也很難汰舊換新。這種情形,變成了一種定律、一種習慣,最後變成了目的本身。所以,最後問題不再是有沒有能力換新的問題,而是根本就先排除換新,一切都先維持舊的為天經地義,不能維持則以修補舊的為天經地義。所以,中國人的家裡,有著大多大多十幾年、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用品,父以傳子、子以傳孫,相沿不替。農業時代的窮困,形成了中國人的惜舊觀念,從一套制度到一個臉盆,都無例外。
譚嗣同搽臉的時候,王五走過來:
〃你流了不少的血。他們太莽撞了。〃
譚嗣同苦笑了一下。從水缸裡舀出兩勺清水,洗著血紅的手中。
〃讓他們洗吧,別洗了。〃王五說。
〃沒關係,還是自己洗吧,有機會能洗自己的血,也不錯。有一天……〃他突然若有所思,抬頭,停了一下,又低下來,〃血會流得更多,自己要洗,也洗不成了。〃
〃弟兄們太莽撞,三哥不要介意。〃王五說。
〃怎麼會。〃譚嗣同說,〃也要怪我自己。我一直沒好好使大家明白這回事。〃
〃那就大家好好談個清楚。十多年來,大家跟三哥拜把子,沒人不敬佩三哥。但是,對滿洲人的立場,大家一向分明。如今三哥這樣做,未免傷了弟兄們的感情。我們幫會的人,對滿洲人是絕不諒解的。現在,既然事情鬧開了,大家就弄個清楚。〃王五說。
〃也好。〃譚嗣同說著,把手朝下按示意大家坐下來。
〃三哥記得嗎?〃王五首先開口,〃康熙年問,東北的西魯國老毛子擾亂中國,滿洲人平不下來,因為需要能夠一邊游泳一邊作戰的,才能跟西魯人打,東北人游泳是不行的,一邊游泳一邊作戰更別提了。那時候有人向康熙皇帝提議,何不徵用平臺灣以後移到北京住的這些閩南人,他們都是鄭成功系的海盜世家,用他們來打西魯老毛子豈不以毒攻毒,於是就成為定案,去打西魯老毛子。〃
〃你這麼一說,我彷彿記起來了。〃譚嗣同摸著頭,〃那個仗,不是說福建莆田九連山少林寺一百二十八個和尚幫忙打的嗎?〃
〃三哥真是大學問家,一點也不錯。當時康熙皇帝徵用這些閩南人,因為是海盜世家,所以平臺灣後康熙不要他們再在臺灣住,免生後患,就都被強逼著移民到北方來。這回為了打西魯老毛子,徵用他們,有五百人可用,他們不高興幹,、這時候從福建趕來一百二十八個少林寺和尚,大家用閩南話商量,少林寺的和尚勸他們說:滿洲人是我們的敵人,抄了我們老家,這個仇,非報不可,這是個機會,滿洲人這回有求於我們,打外國人,我們不妨跟他們合一次作,一來是不管滿洲人怎麼壞,究竟是同中國人,究竟這個仗是打外國人,對外作戰總比對內作戰重要;二來是如果仗打贏,滿洲人欠我們情,至少對我們有好印象,高壓的政策會改緩和,我們可以保持實力,徐圖大舉。於是這些閩南人都願意了,在康熙二十四年,跟西魯老毛子打了一次水仗,打法是中國人每人頭上頂了一個大牌子……〃
〃我打個岔,那個牌子是藤子做的。〃
〃啊,可奇了!三哥怎麼知道?真奇!〃
〃打贏了西魯老毛子以後,滿洲人印了一部書,叫《平定羅剎方略》,裡頭提到過'福建藤牌兵',就是指這些閩南人。〃譚嗣同補充說。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