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辯論(第1/2 頁)
孟輕舟向來反感那些說什麼中國文化不符合科幻主題的人。
“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和諧”等核心元素與“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等常見的科幻母題之間難以找到匹配點。”
你這個結論是怎麼的出來的?這句莫名其妙的話裡至少有兩點謬論
首先“中庸和諧”是官方主流意識,但民間對於“超級英雄”和“拯救世界”並不排斥,從古至今中國人的“英雄情結”與西方各個時代觀眾是一樣的。
中國不缺英雄情節。
其次,“超級英雄”和“拯救世界”不是科幻母題。哪怕是美國科幻片,也絕不是隻有“超級英雄”和“拯救世界”的主題,甚至不是主要類別。能說出這種話的,可以斷定完全不是一個科幻片愛好者。
孟輕舟和祖風、潘安智討論了半天,還是決定他自己寫一篇隨形式的文章,發在部落格上,算是一個回應。
中國科幻電影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那些握有大量資源,但卻陷入東西方刻板印象、和時代意識脫鉤、還欠缺科學素養與開放性思維的電影從業者。
對於追求極致創意的科幻片,當技術細節到位的時候,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就出現了。
除了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其實好萊塢絕大多數科幻電影都是有原著的。
就以好萊塢特效大片的開端之一侏羅紀公園為例,電影很棒,是好萊塢打破文化隔閡席捲全球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它是邁克爾克萊頓的代表作品,他除了侏羅紀公園以外,其它作品也幾乎都被改編為電影。
但是在中國,有一部小說比他更早的在文字裡復活恐龍大家知道嗎?
丟了鼻子以後!
這本書有一個章節就是從琥珀恐龍蛋裡孵化恐龍的故事。當然,如果你說蛇頸龍不是恐龍也沒問題。
不過如果你說琥珀恐龍蛋孵不出來就是抬槓了,到底只是小說而已,畢竟6500萬年前的na一樣早就廢了。
這本書是79年的,當年國內有一大批優秀的科幻小說,相應的也要不少科幻電影。
這兩者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小說影響力稍小,需要電影幫忙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電影也需要小說提供足夠優秀的原著。
具體到科幻片來說,從導演到演員,從投資人到管理者,幾乎都是一群沒有經過科幻文學甚至是科幻片薰陶的人操控,
那麼他們在拍科幻片的時候,只能按照他們所熟悉的青春片,動作片,喜劇片等等現有的型別片來做。
因此電影的故事核心和呈現方式上依舊是老一套而已。
談完國產科幻的弊端,孟輕舟再次提及了作為青年導演,他自己的一些感受。
中國電影發展至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遠遠超出了人才的儲備,特別是電影產業的核心人才優秀的導演,數量遠遠不夠。
為什麼青年導演的提升和成績難以如願?
除了年輕導演的藝術積累和實踐經驗不夠等因素外,製片體系和資本環境導致資源大部分集中於老一輩導演,青年導演想要獲得資源,極其艱難!
文章的最後還提出了,萬重山影視願意將有限的資金投資那些青年導演的作品,歡迎業內的優秀人才投遞作品!
這一篇部落格經過公司的斟酌後,發了出去。
沒有什麼一片譁然,也沒人說孟輕舟狂妄自大,因為他說的,很多都是現實和真實的情況。
中戲和北電的幾位老師,不止是公開認同他的看法,還積極的在媒體上為青年導演發聲。
各大藝校的導演系,都是要恰飯的,能夠引起關注,對學校增益不少!
孟輕舟的文章一經發出,讓萬重山在青年導演心中,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