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古裝戲的服化道(第1/2 頁)
引導演員表演的過程可以算是導演工作的一大事。
在現場迅速地給出可執行的表演調整,可以幫助導演贏得演員的尊重和信任。當然導演和演員關於角色的交流從劇本階段就開始了。
即便導演和演員對於角色的情感狀態的理解完全吻合,演員也無法僅僅透過對角色情感狀態的理性判斷如憤怒、悲傷、抑或無動於衷完成真實可信的表演。
經驗豐富的演員可以透過自己過去的某種情感經歷甚至一種想象中的情境來調動某種情緒。
對於非專業演員來說,則需要導演提供這樣或真實或想象的經歷供演員在腦中咀嚼。
像孟輕舟的畫皮,幾大主角,都是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的,不論是從職業態度、專業素養,還是個人修養,都是目前國內的翹楚之輩。
他和金淑麗交代了幾句,也準備過來見見陳昆,畢竟是第一次合作,相處融洽也有助於拍攝氛圍。
對於相同級別之間的演員和導演來說,演員對於表演的理解要比導演深刻,而導演對敘事的理解要比演員深刻。
同級別的演員和導演之間,不應該有導演“指導”、“引導”演員這個概念,因為表演是演員的專業。
只有在導演比演員的綜合專業性高很多,比如導演是專業而演員純業餘的情況下,才有所謂指導表演一說,那也是因為職業導演的表演部分也會強於業餘。
在一般狀態下,最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導演透過與演員的健康平級合作,“啟迪或調整”表演。
導演不是老師和指揮官,而是盲點諮詢顧問,加狙擊手的觀測手。
至少孟輕舟在這幾人面前,他還不敢說能在演技上給予執導。
陳昆是不是一個被低估的演員,這在以後會是一個長期有人討論的問題。
金粉世家中陳昆的厲害不在於還原張恨水的原本,而在於陳昆演繹出了自己的一番味道。金燕西怎麼可以是這樣的呢?
但陳昆這樣演,你又挑不出毛病。可以說,這不是張恨水下的金燕西,而是陳昆心中的金燕西。
從早期各類角色塑造來看,陳昆對角色閱讀的能力不差,在理髮師裡的表現,陳昆把這一能力拔高了,塑造出來的陸平,有時代下個體生命經驗被戲謔的無力感,卻又有堅定自己的厚重。
就因為長的帥,所以投資人和導演都喜歡讓他出演帥哥,公司也把他包裝成偏偶像氣質,結果居然市場口碑成了“花瓶”,
昆哥冤枉啊,殊不知昆哥最擅長的是小人物,早些年的巴爾扎克和小裁縫遠比他後來絕大部分角色好。
論演技,陳昆除了戲路沒劉燁寬,在他擅長的角色,還真不比社長差。
孟輕舟過來時,楊蜜正在給周燻和陳昆介紹唐妍,並且告訴他們,糖糖也會在畫皮裡出演一位戲份不少的角色。
“燻哥,昆哥,怎麼沒喝酒呢?”
周燻對自己老闆也沒什麼拘束,“孟導,月球票房那麼高,不能請我們喝點好酒嗎?”
你只要不喝200年的汾酒,孟輕舟還是很爽快的!
“糖糖,幫我去拿兩瓶紅酒,問問老闆,有沒有木桐750的!”
天仙不聲不響的坐到了孟輕舟的身旁,悄悄拉了他衣袖,“輕舟,我能喝嗎?”
“你問問你媽媽,她同意,你就能喝,問我有什麼用?”
因為有其他人在,一菲不敢表現的太熟,瞪了他一眼,還真的起身去找劉小麗了。
“燻哥,昆哥,劇本都拿到了吧。”
“咱們都是第一次合作,演員到位後,我會組織大家一起探討劇本,有什麼疑問,開拍之前溝通好。”
陳昆還有些拘謹,據說這是他在拍讓子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