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有人看上糖糖了(第1/2 頁)
如同電影一樣,明星是造夢者。
大多數人的生活平靜如水,但是有了閱讀、有了電影、有了公眾人物,虛擬的生命得以拓展,簡而言之,長見識,不管是好的見識還是壞的見識。
明星對於粉絲來說,是精神投射。粉絲做不到的事,偶像做到了,那麼也許,喜歡他的人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粉絲不敢做的事,偶像做到了,粉絲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並且更有勇氣。那是每個人心裡更加理想化的自己。
追星這件事,實質上跟年齡、教育年限、感性或是理性沒有必然關係。只是經歷越多,看的越透,入眼的人更少罷了,於是就出現了成年人的追星行為較青少年更少,並且狂熱度較低的情況。但是成年人被觸動之後,也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迷戀心態。
明星也許能起到一些審美塑造和文化教育作用。比如夢露、赫本、邁克爾傑克遜、大衛鮑伊和我國的鄧麗君、張國榮等等。
這些人中間,有些憑藉個人魅力修改“美”的標準,有些透過反常規的形象塑造引起新的時尚潮流,有些用作品帶給人們思考。這些是很見功力的事。而一部分粉絲,會透過明星去了解流行文化和相關的文藝領域。
歌迷也許會有興趣知道什麼是搖滾、民謠、爵士、藍調。。。一首歌背後的靈感來源於東方戲曲、西方歌劇、非洲音樂還是天竺梵音。作曲旋律性如何,編曲如何,用了怎樣的演唱方式,最終效果如何。。。
影迷也許會有興趣瞭解表演的評價標準,攝影構圖、美術指導、形象設計、導演風格、不同時代的電影風潮。。。
如果能把追星最終發展成為文藝生活習慣,亦即透過追星培養了一些愛好和特長,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精緻的淘氣也好,能借此謀生也好,生活因此多姿多彩。
趙小骨撇撇嘴,她也猜到了宗帥的意思,看孟輕舟沒有第一時間同意,就知道他肯定要回家請示才行;
“孟總,你就當幫幫丫丫姐唄,又不是真的,你擔心啥?”
製造偶像,或者說是打造明星,孟輕舟很慎重,他不希望自己公司的藝人,一心想著出名賺錢,無限制的炒作,儘管這也無可厚非;
“小骨,我總得想想怎麼操作吧,對我也有影響的,再說了。我還要問問家裡的意見。”
童麗雅也知道,要是孟輕舟出面的話,自己的事要好辦的多,可總不能她主動說,孟總,你陪我炒一波吧,還要不要面子啦!
“你們幾個真是閒的沒事,放心,童麗雅的事我會處理好的,我不得請示下領導嗎?”
“喲,孟總,你有女朋友了,給咱介紹下唄,萬一以後遇上了,我們好拍馬屁呀!”
趙小骨捻酸含醋的挑釁了一句,被丫丫拉了一把,也就不再說話了。
流言滿天飛的娛樂圈,什麼時候都少不了渾水摸魚的人,一菲的事傳的沸沸揚揚,和唐妍、熱芭在商場裡呆了不到半小時,就被得知訊息的記者圍上了;
“柳一菲,《功夫之王》是華藝給你的見面禮嗎?”
“柳一菲,你和華藝的協議,什麼時候能夠確定?”
今兒是真不巧,唐妍的助理知道她會離開公司後,主動要求調離了她身邊,一菲因為是陪姐妹逛街,也沒帶助理;
兩人不發一言的往前走,熱芭充當了小助理的角色,
“別擠了,別擠了,你們讓讓,哎呀,有什麼問的嘛!”
小丫頭似模似樣的帶頭往前衝,記者見她年齡小,也沒怎麼推搡,居然還真的走到了地下停車場;
“小迪,沒看出來呀,你居然這麼厲害,今天可多虧你了,給你大叔說,讓他獎勵你。”
“一菲姐,那你給大叔說,能讓我去跑一次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