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頁)
像。一般說來,如來立像通常是右肩著衣,而唐招提寺的這尊佛像卻裸露著右肩。
另外,衣服沿兩腳之間呈Y字形下垂的衣紋,以及眉、眼、鼻、口向著臉部中央較為集中的相貌特徵,還有富於重量感的腰部,等等,都是在同時期的日本佛像上看不到的特徵。不僅在日本,即使在中國也不多見,但這些特徵卻常見於西域壁畫及板繪。
唐招提寺的這尊據推測是藥師如來的立像,顯示著一種經由唐代與西域相連線的要素。透過這尊佛像,我們彷彿可以看到求法僧鑑真身後西域的影子。
鑑真第二次東渡以失敗告終。這次東渡的團隊規模較大,隨行者中,有大量專攻玉石、繪畫、雕刻、石碑、刺繡等工藝的匠人。加上僧侶,總共一百五十八人。可是等到了第六次東渡終告成功的時候,人數規模已大大減少,隨行者包括揚州白塔寺僧法進等,一共才二十四人。
假如第二次東渡計劃得以成功,一定會給日本的美術史帶來相當的影響。第六次東渡時,同行人員中已沒有畫工之類的匠人了。縱然如此,隨鑑真東渡日本的都是佛門中人,他們應當可以勝任佛教美術的顧問。東渡的人數之所以減少,恐怕是由於經費不足。可以想見,關於佛像、佛具,也改為以指導當地人製作為主的方針。
隨同鑑真的二十四人中,有三位特別成員:
胡國人 如 寶
崑崙國人 軍法力
瞻波國人 善 聽
很顯然,這三名是非漢族成員,他們的人數相當於全體的八分之一。
瞻波是位於現在越南南部一帶的古國,或寫作“瞻婆”、“占城”等,唐代以前被稱為林邑。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在此地設象郡,下置林邑縣。中國秦代以來設有郡縣制度,縣置於郡之下。
漢時在越南設日南郡,下置象林縣。東漢末期,這一帶建立了獨立政權。如前所述,中國的“縣”是下設單位。從“懸”字的字義可知,“縣”也可表示懸掛於某物之下的含義,即表示附屬於郡、州、府等行政單位之下。當地獨立時,不宜再用縣名,於是改稱象林邑國,或略稱為林邑國。
越南北部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南部林邑自2世紀末獨立之後,多受印度文化影響。來自印度的不只是文化,更有大量印度人遷入該地。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第十卷中,有一段關於瞻波國的記述,但並不是指越南南部的林邑國之後的那個瞻波。瞻波顯然是印度一帶的國名,位置在現在印度比哈爾邦帕格爾布林市一帶,位置靠近孟加拉國。據記載,瞻波國民風淳樸,國民信仰小乘佛教,也雜居著異道之人。
五 唐招提寺的西域氣息(3)
後來東印度的瞻波國人大量遷居至越南南部,從此人們就用同樣的名稱來稱呼這裡。
唐朝以前,這裡的國名還是中國式的林邑,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印度式的瞻波。印度移民人數眾多,他們文化影響力逐漸滲透當地。
雖說不知從何時起,但在中國,出於慣性,人們還是長期沿用“林邑”這個國名。大約在757年該國發生政變後,國名改為“環王國”。有人認為中國用“瞻波”或“瞻婆”來稱呼這個國家是在唐代元和年間,即9世紀之後,然而這不過是從中國的角度所見的國號變遷。對於瞻波而言,很早以前就一直使用著“Campa(瞻波、瞻婆)”這個稱呼。
撰寫於日本寶龜十年(779)的漢文文獻《唐大和上東征傳》,從時間上看,應該使用“林邑”或“環王國”的稱呼。
早於鑑真十數年前,有一位名叫佛哲的音樂家,乘坐遣唐使的船與婆羅門僧正一同來到日本。據文獻記載,佛哲是林邑人,文中並未使用“瞻波”這個的地名。據說佛哲是在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