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成婚第一日(第2/4 頁)
所言那般。
群祥既集,二族交歡。1
蛾眉佳婦,宜室宜家。
可當他領著身後浩浩湯湯的迎親隊伍行到徐府門前時,心裡卻不止一次地踟躕著。
徐氏女如此心機,謀劃著落水、尋思,一心一意地要嫁進承恩侯府裡,處處都透著蓬勃的野心。
這樣的徐氏女,與“宜室宜家”只怕是沒有半分關係。
她又是否會同意薛懷提前備下的“約法三章”。
臨到此刻,薛懷才生出了些近鄉情怯的慨然。
婚姻大事並非兒戲。
這一步路總是他行差踏錯了。
徐御史為了彰顯對這樁婚事的看重,早寫信給了江南老家的族親們,囑託他們上京來徐家赴宴,也好添幾分人丁煙火氣。
今朝男女成婚時有女方親朋好友“為難”新郎官的習俗,簡單些的便是對對聯,難上一些的就要新郎席地作詩。
偏偏來人是及冠之年便連中三元的薛懷,徐家族親的這點學識在他跟前不過班門弄斧,不出一刻鐘,族親裡幾個秀才出身的兒郎已然面紅耳赤地朝薛懷投去欽佩的目光。
新郎進了徐府。
寧氏便牽著瑛瑛出門,以一副丈母孃的姿態把瑛瑛交付到全喜婆子手裡。
瑛瑛上了薛家的花轎,新郎官也翻身上了馬,從京城的西街繞路回了承恩侯府。
徐家門前人馬寥寥,薛家卻是門庭若雀、高朋滿座。
按照禮數,薛懷要攥握住瑛瑛的柔荑,夫妻二人一齊走上三十歩青石階,再等新娘跨過薛家的門檻之後,便正式成了薛家門裡的婦人。
瑛瑛身上的紅嫁衣並不合身,寧氏對她並不上心,只派了兩個婆子替她在腰間改了幾道針線,裡三層外三層地裹在身上,連喘氣也顯得艱難無比。
薛懷到花轎旁迎她,瑛瑛小心翼翼地下了轎輦,方才被薛懷攥住柔荑,兩側圍著的親朋好友便鬨笑成了一團。
幸而瑛瑛姿容絕豔,清麗姣美的容顏在喜妝的點綴下猶如神妃仙子般蹁躚奪目,與溫潤如玉的薛懷立在一處,也絲毫不落於下風。
薛家的親戚都知曉瑛瑛的來歷,望向她的目光裡多有不屑與嫌惡,只是瞧見瑛瑛魄麗的容貌,那些嫌惡便也隱隱消退了兩分。
縱然如此,那等如芒在背的眸光仍是讓不曾見過多少大場面的瑛瑛捏起了心。
一旁的薛懷也不知在思忖著什麼,步調仍是如往日那般疏朗挺闊,並沒有顧及到行動不便的瑛瑛。
瑛瑛被薛懷牽引著上前,踏上臺階時沒有站穩,險些一個趔趄,便要朝一側摔去。
幸而薛懷扶了她一把。
情急之下,他用了十成十的力道箍住了瑛瑛的腰肢,那日在溪澗里肌膚緊貼的回憶緩緩浮上心頭。
兩人臉上皆是一哂。
周圍人的鬨笑聲愈發刺耳,瑛瑛來不及羞赧,只覺得自己身上的嫁衣已被人光明正大的剝開,未盡的羞惱將她團團裹住。
剩下的十幾步臺階,薛懷便放慢了步調,生生走了半炷香的功夫才陪著瑛瑛跨過了薛家的門檻。
兩人在正堂拜了天地後,瑛瑛便被全喜婆子們領去了松柏院的婚房,薛懷則留在前廳迎客宴兵。
幾個嬸母帶著各自的女兒圍立在新房之內。
祝氏自詡出身高貴,瞧不上瑛瑛這等低微的出身,便只與身側的女兒薛月映說話。
其餘幾個族親家的嬸孃更是唯祝氏是從,祝氏不發話,她們便也悻悻地住了嘴。
全喜婆子領著瑛瑛坐在了喜榻之上,回身見薛家的婦人們一片寂靜,臉上的笑意也是一僵。
好在素來沉默寡言的李氏陡然開了口,稱讚瑛瑛道:“懷哥兒媳婦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