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3 頁)
&ldo;布法羅!&rdo;
&ldo;在羅切斯特的附近,這可能是某種無政府主義者集會。而另一方面,可能基德只是喜歡參加博覽會。泛美博覽會現在正在布法羅召開,很多聖路易斯人去那裡轉轉,為1904年找些點子,你知道的。&rdo;
&ldo;我們不能去那兒嗎?&rdo;本問道,&ldo;我都已經跑了這麼遠。&rdo;
法國人笑了,&ldo;我預料到了。我已經把我的辦公室交給別人看管,我們可以去布法羅。&rdo;
本哈哈大笑,他們一道向公園外走去。&ldo;你真的認為這個人就是比利嗎,克勞德?&rdo;他問,用的是這位偵探在他們初次見面時使用的名字。
&ldo;誰知道呢,我的朋友?也許他只是基德船長的一個後裔……&rdo;
開往布法羅的列車裡既擁擠又悶熱,就連路途中的夏日暴雨都不能令本覺得好受些。距離上次騎馬已經有一年多了‐‐也許這算是一種進步,但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卻讓本怎麼都興奮不起來。對於本來說,火車更適合運輸動物,而非人類。隨著他們向東北方的行進,本對這種交通方式和周圍的鄉村的厭惡越來越深。煙囪、磨坊和街道上擠滿了馬車,人群,更多的人群。當他們抵達這裡的鋼鐵巨城‐‐匹茲堡時,堪薩斯城甚至連聖路易斯都顯得那麼可愛。
布法羅是個稍小的城市,但在這裡人群的擁擠卻更加劇烈。到處都充斥著對於博覽會的談論。遊客‐‐有美國人,也有加拿大人‐‐湧入這個盛夏小城。&ldo;我沒看到一頭野牛[3]。&rdo;本說,雖然他根本沒有指望能看到。
穆塞聳聳肩。&ldo;曾被稱為布法羅&iddot;克里克。因一個印第安人還是什麼而得名的。&rdo;
&ldo;在這樣的人山人海中,我們怎麼找到基德和那女孩兒(薩迪)?&rdo;
他慢慢地對本露出微笑,&ldo;那是我的工作。待在旅館附近,一兩天之內我會聯絡你。&rdo;
本並不喜歡這主意,但自己又別無他法。接下來的一天時間,他只是在街上閒逛,街角的報童忙著兜售最新的《紐約時報》、《豐足週刊》,以及布法羅當地報紙。他光顧了一家安裝了電燈的新酒吧,買了杯啤酒,然後漫步回到旅館。六點整,穆塞來找他了。
&ldo;比我想像的簡單,&rdo;偵探對他說,&ldo;今年五月,基德的朋友艾瑪&iddot;戈德曼曾在克利夫蘭發表過演說,她在那兒遇到了一個叫萊奧&iddot;柯佐羅滋的男人。&rdo;
&ldo;這是什麼鬼名字?&rdo;
&ldo;波蘭人。他和這群無政府主義者偶爾有些接觸。但重要的是,他現在住在西聖歷嘉,就在布法羅市外。他在這裡的一個小旅館裡租了個房間,今天下午,基德拜訪了他。&rdo;
&ldo;基德住在哪兒?&rdo;
&ldo;就在鎮上,和薩迪一起。他們在百老匯約翰&iddot;諾瓦克的沙龍租了間房。百老匯一千零七十八號。他可能就是你要找的人,但到目前為止,他毫無可疑之處。他從西聖歷嘉回來,我跟蹤了他一路,沒有被他發現。&rdo;
&ldo;謝謝,克勞德。我就需要這些情報。&rdo;本衣袋中的德林格槍突然變得沉重了。經歷了這些年後,他終於要見到這個男人了‐‐威廉姆&iddot;基德、威廉姆&iddot;邦尼、比利小子‐‐一直以來都是隻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