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第1/2 頁)
或許世間真的有公道,這些時日來,為了抵抗陳國的軍隊,宋國死傷無數,雖然他們最終進入了都城,也搬走了宋國傳承數百年,代表身份的禮器九鼎,但在陳國人趾高氣昂之時,瘟疫無聲的從陳國軍隊開始蔓延。
慢慢的,便連陳國的國內,都開始盛行瘟疫,家家掛起了白帆,就如同不久前的宋國那樣。
第115章
瘟疫使原本強大的軍隊,變得不堪一擊。
或者說,太過突然了,等到他們發現時,已經波及了太多人,縱使陳王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與豪邁,但也無法挽救。
陳國的將士們,倒也不是頃刻間就死去,但大多受高熱折磨,上吐下瀉,軍營中無聲的籠罩著病穢汙濁之氣。
即便陳王能迅速的找到治癒瘟疫的醫者與藥草,將受病的人及時分離,陳國的元氣大傷,也成了既定的事實。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流言在諸侯國間流傳。
畢竟宋國是承天命的天子國,陳王不顧禮義道德,使宋國覆滅,難保不是天地鬼神降下的懲罰。
雖然如今諸縈神女不在,但天道自然執行,諸天鬼神在上,應有的懲罰自然不會消去。
流言中,瘟疫並非最嚴重的懲罰,甚至只是一個開始。陳國會漸漸陷入內亂,此後分崩離析,陳國將以自己的覆滅來償還攻破宋國的惡行。
要知曉,這天下的諸侯,盡皆是宋國分封的,他們的土地封邑,也盡皆使宋國賜予的。
可他們不敬也就罷了,甚至對曾經賦予他們一切的宋國下手,天地倫常,古來禮數,皆不相符。他們違背了最起碼的禮義。
時人信奉鬼神,即便禮樂崩壞,但還保有最起碼的敬畏。
這般說辭,很快就在諸侯國間流傳起來,並且愈演愈烈。
一時間,本就因為瘟疫而感到慌亂的陳國人,更是懼怕,整個陳國境內皆是人心惶惶。
其實,世間本沒有鬼神,但陳國的確有些自作自受的滋味。
當日宋國王畿被破,不少人選擇沉入水中,與宋國共存亡,就連王畿中的水井,也大多有屍體。
更莫論那些被陳軍殺死的貴族與庶民們,天氣炎熱,腐爛的屍體清理並不及時,加上漂浮在水中的大量屍首,很快就滋生起了病菌,再被陳國將士飲下,瘟疫自然就蔓延開來。
說到底,也是陳國自食惡果罷了。
但對於其他的諸侯國而言,卻是極大的好事。
站在禮法上,天然壓制他們的宋國亡了,最為強盛的陳國也因為滅了宋國而遭到反噬,元氣大傷,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慶幸嗎?
剩下的幾大諸侯國,幾乎是相差無幾,也意味著,誰都有可能問鼎天下,由他們奪得九鼎,立下另一個堪比曾經的宋王室的輝煌。
因為這些緣故,殺伐四起,民不聊生。
就連不在腹地的衛國也不免捲了進去。
幾番逐鹿,終究是有國家覆滅,有國家成為勝者,日益強大。
這樣混亂的情形整整持續了三年,衰弱覆滅、逐漸興起,所有的諸侯國都是烽煙四起,不見安寧。
就連原先帶弟子們週遊諸國的廉思先生,也難免受到波及,除了沿途的戰亂,四起的殘兵與強盜,便連原先對他們多加禮遇的各國君主,也無暇顧及他們。
他們一路而行,所見無不是滿目蒼夷,再難如先前一般,找到清幽寧靜的淨土,繁華不受紛擾的城池。
衛國就是在這樣紛亂的世道下嶄露頭角,和其他諸侯國的連年徵戰不同,衛國在諸縈尚在的時候,便不斷地囤積錢糧,因為諸縈授予的許多安頓民生之法,所以衛國的庶民們大多手中有私田,衛國的賦稅也頗多。
初時或許不覺,但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