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5 頁)
報:用什麼來報答。
6、不穀:國君自稱。
7、子女:男女僕人。
8、羽毛:鳥獸毛
9、齒:象牙。
1o、革:獸皮。
11、波及:遍及
12、雖:即使
13、然:這樣
14、以君之靈:即託您福
15、治兵:交戰
16、餘:剩餘。
17、以君之靈:託您福。
18、舍:一舍是三十里。
19、獲命:得到認可。
2o、鞭弭:鞭子和弓。
21、屬:帶著。
22、櫜鞬:盛弓箭袋子
16、周旋:應付。此指交戰。
出處
《退避三舍》選自《春秋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1'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左傳》敘事敢於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爭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郩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敘述。善於敘事,講究謀篇佈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歷代註釋《左傳》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註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註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注本。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駰、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於左丘明。唐朝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
人物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2'
編輯本段故事晉文公即位以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盛起來。他也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箇中原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也有送食物去,可就是沒有人願意發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發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 ;退避三舍
晉文公馬上發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