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1/2 頁)
柳局長雖然一問三不知,但他知道這回事兒是鬧大了,趕快找人去找程林,其實他現在也沒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程林聽了他這囫圇半片的描述,雖然心裡對問題出在哪裡早就有數,但他也不能表現出來啊。於是借了柳局長辦公室的電話要跟滬市汽車廠聯絡一下,柳局長忙不迭的答應,現在只要有人能收拾這爛攤子,讓他幹啥都行!
電話接通,程林在這邊嗯啊的答應著,時不時也問幾個簡單的問題,柳局長著意聽也是沒聽明白。等掛了電話只見程林皺著眉頭說:
「局長,這事恐怕不太好辦」
柳局長立馬就上火了,「小程啊,就真沒辦法了?你好歹幫著補救一下,畢竟這專案一直也都是你跟著的,你最瞭解情況!」他現在也顧不上什麼領導的威儀了,能把事情補救了讓他幹啥都行。
他心裡是真悔啊,你說他沒事折騰啥?三言兩語就讓姓宋的給說動心了,還是自己立場不堅定!現在鬧成這種局面,他可怎麼像上面交代?這可是發展局成立以後辦的第一件大事,還是上面重點關注的大事!
程林揉揉鼻樑,思考了一陣子,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似的對柳局長說:
「局長,您對我有提攜之恩,又一直這麼支援我工作,力排眾議的讓我牽頭了這個專案,就算是別人再怎麼不放心,我知道您都是放心我的」
程林說的懇切,一點都不像含沙射影。柳局長聽著有些心虛,但他努力讓自己儘量不那麼虛,小程真是個懂感恩的年輕人!
「局長,為了您我也儘量想想辦法,這專案我也是投入了很多心血,也不忍心看著它就這麼功虧一簣,您讓我回去準備一下,我也得找人幫忙,咱們明天再出發去滬市,時間肯定也來得及!」
柳局長感動極了,他現在才知道誰是一心為了單位的好同志,誰又是能力超群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在心裡暗暗發誓,這一劫要是過去了,他以後一定不偏聽偏信了,好好支援年輕人不比啥都強!
這事的問題其實是出在翻譯上,這才剛改革開放,國內會外語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而國外會中文的人也是不多。
程林一早就知道外方會帶一個會說一些日常中文的華裔來,這人本就是幾十年前去往外國的國人所生,但在國外長大,其實會說的中文很有限。但這已經是外資方能找到的人選了,所以中方的翻譯就極其重要。
這個翻譯的人選可是給滬市汽車廠出了大難題,祝永山愁啊,他上哪去找能說一口流利外文的內部人呢?這些年可以說國內把外國這塊掐的死死的,會說外語的人早些年可沒少被折騰,誰還敢學外語說外語?早就荒廢了。
當時程林看他也挺犯愁,就說您也別犯愁了,這事我給你解決了。祝永山和祝立強自然是千恩萬謝程林幫了大忙,就等著程林談判前把翻譯帶來呢,結果誰想到臨時換人了!
祝永山那可是個老油條了,祝立強也是極聰明的,在這最關鍵的時候人換了,不用說,肯定是讓人摘果子了。雖說他們都比較認可程林,但上面的事他們企業沒辦法置喙,只能在旁邊看給你派來個啥厲害人物唄,對翻譯的事兒也半口沒提,咱就看你是咋辦的。
據說當時場面尷尬極了,宋立文拿著程林做的合同跟人家筆筆劃劃,關鍵那邊的翻譯不給力,聽不明白只能瞎說一氣。咱這邊又沒有得力的人,最後整了個雞同鴨講,啥也沒整明白!
外資方怒了,合著你們都等我們的翻譯辦事呢?按理不是一邊帶一個嗎?這談判談不成都怪你們,是你們消極懈怠不作為!
這些事程林自然早就料到了,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現在讓他去收拾爛攤子也不是白收拾的,從這事之後他要徹底的在發展局立住腳!
晚上,程林對司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