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3 頁)
“為什麼會高度重視?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
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就沒有人類的未來。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興盛,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1]。
不過這題只是讓結合材料分析我國科技屢創奇蹟的主要原因,為什麼要高度重視可以不填,但一定要記下來!
科技創新的知識點就這麼多,但出的分析材料卻是花樣百出,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考查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
臺下的開國皇帝們聞言奮筆疾書,但寫的速度本來就很難跟上說話的速度,加上他們寫的還是小篆、漢隸之類的字型,就更慢了。
記憶力好的倒是不擔心,讀書天分不高只能靠勤奮的就慘了,根本記不完。
而臺上顧青嵐還在繼續:“如果材料變了要考查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科技發展,還可以從清政府固步自封,沒有跟上時代的浪潮,以至於造成了落後就要捱打的嚴重後果角度去分析,突出科技發展的重要性。”
皇太極拿筆的手一頓,清政府?和他的大清有關係嗎?
朱元璋在知道皇太極是大清朝的開國皇帝,且大明後面就是大清之後耿耿於懷,聞言敏銳地捕捉到了關鍵詞,舉手提問:“老師,清政府固步自封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個問題通常出現在歷史題目裡,不過政史不分家,你們要是用歷史的角度來答題也不是不可以。
大清國力最鼎盛的時候是康雍乾時期,也是在這期間,世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歐洲推翻了封建制度,興起民主化、工業浪潮,極大地發展了生產力[1]。
而清朝統治者卻固步自封,認為這些東西會危害他們的統治地位,拒絕開眼看世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當外國已經依賴科技創新過渡到工業社會時,大清仍舊出於農業社會,怎能不捱打呢?
要知道工業社會對農業社會那已經不叫降維打擊了,那叫碾壓,那叫傾銷。
可以說農業社會對上工業社會毫無還收之力。
最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大清被大炮轟開了國門,中國人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史。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所以國家吸取教訓,高度重視科技創新。”
皇太極:“……”
朱元璋:(ΩДΩ)
其餘皇帝:“!!!”
在座的開國皇帝不由望向最後面的皇太極,座位是按照朝代順序排的,靠前的就坐在前面,靠後的就坐在後面。
而現在坐在最後一排最右側的皇太極臉已經黑了。
他原本只是猜測,沒想到清政府指的還真是大清朝。如今的他還沒有入主中原啊,為什麼要聽到後世子孫的騷操作。
是的,皇太極從來沒懷疑過康雍乾指的是他,自從去年開始他身體就不太好了,太醫說他沒多少時間了,就這兩三年的事。
所以他聽到延壽丹才會那麼高興,這場機緣於他是救命。
可是現在,他不確定了,他真的能拿到延壽丹嗎?
此刻的皇太極還不知道人人都能看到直播,如果知道,他要擔心的就不止是能不能拿到延壽丹了。
其他的開國皇帝尤其是眼界不錯的,已經在暗戳戳舉手了。
工業社會是什麼?為什麼能毒打農業社會?
能轟開國門的大炮又是什麼?
顧青嵐看著一群求知慾旺盛的考生,又看了看時間,拒絕道:“這些和本次考試無關,如果想知道可以兌換《十萬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