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再次起跳,收緊身體,旋轉,落冰,梅葉微昂下巴,沉肩展臂,自然地接了一個喬克塔步。
好輕鬆的一個33連跳!
對花滑有點瞭解的都知道,世青賽的連跳水平基本都是3+2,還是3t+2t。3lz已經是三週跳裡除阿克塞爾跳最難的,選手們連單跳都難以保證成功率,更別說用在連跳裡了。
觀眾席中響起高高低低的尖叫,掌聲四起,必須說,這個三週連跳贏得了他們的心。既有這麼好的滑行、又有這麼難的跳躍,不喜歡你喜歡誰,場上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花滑比賽中技術分會實時給出,前半場的旋轉和步伐雖然優秀,但分值並不高,螢幕上只顯示了121分,這個連跳,雖有幾個裁判壓分,多數裁判執行分都給出了+1或+2的分,一下子為她加了1239分,不得不說,跳躍真是得分利器。
有幾個裁判開始感到不對勁了,既有這麼好的跳躍實力,為什麼剛才不跳呢?難道,都留到了下半場?這是哪裡來的心機選手,就這麼明目張膽衝著加分來,不怕惹怒裁判,故意扣你節目內容分嗎?這編排也太功利了!
沒等他們再思考,梅葉向後快速蹬冰,轉身,吸氣,雙臂前甩接力,騰空而起。
向前起跳,這是一個阿克塞爾兩周跳。
不對,這個高度,這個遠度,一、二、三,三週半!
這是一個阿克塞爾三週半(3a)!
觀眾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沒看錯。沒想到啊,世青賽上還能看到3a,這個跳躍全世界也只有寥寥幾個女單能跳,被稱為男單標準跳躍,又一位女單攻克了,在世青賽上。場上後知後覺,響起熱烈的掌聲。
又是一段助滑,壓步。
梅葉把注意力從周圍的喝彩聲中收回,專注於自身,感受迎面而來的風,感受每一塊肌肉的蓄力,感受自己的每一次呼與吸。
音樂聲一頓,來了。
左腿長距離助滑,以弧線接近冰場角落,幾乎要撞傷護欄,可她連頭都不回一下,右足點冰,冰花飛濺,騰空!
啊啊啊這個高度,簡直要跳出護欄,觀眾們尖叫出聲。
一、二、三、四周!
勾手四周跳(4lz)?
起跳的那一刻,梅葉就知道不對,軸有點向後傾斜,努力收緊,可是在空中調整太難了。果然,落地不穩,啪地摔倒,左肩直接撞上護欄。
沒有時間猶豫,她無縫銜接起身,跟著音樂滑起最後一段編排步伐。
裁判有點懵,就很懵,心裡浮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問號。
請問這是個男選手在滑嗎?
這滑速?這力度?這跳躍高度?
是要起飛嗎?
這位選手沒有走錯賽場吧?
這是女單世青賽啊。
九位裁判中有四位來自美俄等體育大國,賽前早已交流過感情,心照不宣要互幫互助,此刻,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目瞪口呆的表情。不是,這個表現,我們要怎麼壓分才能不顯眼一點?才不會被發現,像俄國那兩個蠢貨裁判一樣被罰禁賽?怎麼看都不可能吧?不管了,這非要上4lz,明顯就是要算準了會摔,要拿周數分,有幾人暗搓搓想判個存周,可大部分裁判還是給了足周。
於是,螢幕上技術分實時上漲,3a和足周4lz的基礎分加起來足有181分,節目後半段加10,縱使有幾個裁判暗暗多扣了動作執行分,也拿到了1935的分值。兩個高分跳躍,螢幕上的技術分從2449直接跳到了4384分。
滿場歡呼,這個分數,破了世青賽短節目技術分紀錄!別說青年組了,成年組技術分也很少過40分!就很誇張!
觀眾們緊張地等待著她的節目內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