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他鄉即故鄉,無論是宋明!(第2/3 頁)
壞的打算。
多次派商隊越過復州北上往遼瀋倒騰,打探訊息,以便早作防備。
整個遼東鎮自熊廷弼去職後,各處防務早已漏洞百出,勉強靠著外地的幾支善戰的強軍才勉強能夠鎮住幾座大城市。
其中以由陳策,戚金率領的浙兵營和酉陽,石柱兩地的土司兵最為善戰。
而如今居然也全部出動了。
“那你回來時,可見到你大哥了?”孫秋水又問道。
“大哥現在還在羊官堡。”孫理答到,又思索了一會兒,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羊官堡比起以往少了許多軍士,前後又有幾隊老兵調回了復州城。按大哥的意思,現在的人手也不過勉強塞滿城牆火器位罷了。”
說罷孫理從包袱中拿出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給眾人傳遞。
孫秋水讀了半晌,隨即臉色漲紅,呼吸有些急促,把信紙狠拍在桌案上。
“這個混賬東西!還未同建奴開戰,我大明的一個城堡守備居然已經想好了怎麼舉家逃亡!”
孫秋水大罵著將信件直接撕碎扔在了孫理的臉上。
“我家自成化年間便世代居住遼東,歷代先祖什麼樣的韃子沒有見過,可還是在遼東生根發芽繁衍至今,如今不過是讓韃子佔了一時的便宜,他就要想著舉家逃亡江南,真是丟盡了我的臉!”
“大哥只是不願連累家人,並非怯戰,只是念及情況兇險,若遼瀋一線事有不諧,遼南必一片糜爛,故而請父親暫且往登萊避禍。”
孫理說罷匍匐在地,重重地朝孫秋水叩了一個頭。
良久後,孫秋水氣息稍定,指著地上跪著地孫理,大聲說道:“你現在寫信去告訴那個小畜生,他老子這輩子都不會離開遼東,他最好也別離開,要是他投了建奴,死了就別進祖墳!”
陳楚吃完了早茶,正準備來到前廳向眾人道謝。
遠遠就聽到孫秋水在大發雷霆,孫理狼狽地退了出來,和陳楚稍微寒暄了幾句就匆匆往門外走去。
陳楚進了廳堂,見眾人還在議論不休,於是獨自坐到了邊角上靜聽。
“若是官軍此次能夠戰而勝之,雖不能立時剿滅建奴,但遼東局勢也會好上許多。”
一旁的孫七抿了口茶水,又說道:“若是官軍又敗,只希望袁經略能夠堅守遼瀋,憑藉著堅城據守,如果……”
孫七欲言又止,而後搖了搖頭說道:“必不會那樣的。”
“伯彥,你怎麼看?”孫秋水問道。
孫二七一直在旁沉默不語,見父親問話,拱手說道:“遼南沃野千里,人口眾多,建奴早已垂涎三尺,甚至連我們這偏遠的長生島都安插了細作,若是遼瀋有失,則遼南幾乎無險可守。”
說罷眉頭深皺,無力地繼續說道:“恐怕屆時朝廷會直接棄地退守廣寧一線。”
現場眾人一時無言,看到了在角落安坐的陳楚,不由得起身迎接。
“我等剛出險境,又臨大敵,著實讓先生見笑了。”
孫秋水苦笑著向陳楚賠禮。
“不妨事,我也才剛來,不願意打斷你們說話。”
孫秋水從几案上拿起了一個盒子,在陳楚面前開啟,裡面皆是繳獲的珠寶首飾,金銀玉器。
“如今局面糜爛,遼東鎮恐有動盪,遼南恐不能倖免,陳先生有大恩於長生島,老夫決不能置先生於險地。”
孫秋水說著,從懷中又掏出了一份文書和一些銀票。
“這是孫家溝的路引,前番先生率我等蕩寇也有些繳獲,老夫願傾盡全村之力助先生離開遼東避禍,先生大才,當為廟堂所用。”
孫秋水認真地朝陳楚行了一個拱手禮,而後廳內眾人亦對陳楚表達了感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