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榮國公府(第1/2 頁)
許聞瀾見孟非夜好奇,便朝著他耐心地講起了榮國公府。 “榮國公府世代忠良、驍勇善戰。咱們國家有大半江山是榮國公府打下的,訓練出來的榮家軍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 榮國公府世代忠烈,英勇善戰。他們率領榮家軍打過的勝仗不勝其數,為咱們國家的繁榮和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甚至連榮家的女子,也都巾幗不讓鬚眉,都是善戰的女英雄。榮國公府的男子死在戰場上,她們便會頂上,拿起長槍,縱馬馳騁,替自己的父親、替自己的夫君,繼續保護著他們世世代代守護著的國。榮家為國犧牲者的靈位,更是擺滿了榮國公府上的祠堂。 可功高震主,榮國公府立下的戰功越多,俘獲百姓的愛戴越多,便越容易受到君王的猜疑。後來遭奸臣陷害,老榮國公和他的幾個兒子戰死沙場,榮家軍更是損失了一半人。最後還被人誣陷通敵叛國,榮國公府上上下下200多口人,斬首的斬首,發配的發配。最後僅僅留下了榮國公尚且年幼的孫子,也就是現在的榮國公林建業。 曾立下赫赫戰功的榮國公府,就以這樣的方式,退出了朝堂。沒了榮家軍的震懾,敵國便沒了忌憚,接連侵犯我國。 邊關戰火四起,先皇才逐漸意識到不對。後來是僅存榮家軍力挽狂瀾,將敵軍打得節節敗退,才替我們國家換回了一絲生機。 後來皇上繼承大統,洗清了榮國公府的冤屈,還了榮國公府的清白,更是將發配邊關的榮國公府上的人給送了回來。 可榮國公府此時已經元氣大傷、人丁凋零,再難恢復往日的輝煌。榮國公更是因此,拒絕習武、拒絕參戰。 如今的榮國公府,再不似當初的英勇善戰,雖然頂著這個名頭,平日裡確實靠著經商和打理一些宅院、山莊為生。 榮國公世子更是從小被禁止習武,雖皇上也勸過榮國公,但榮國公執意要這般。他說現在的榮國公府,再也經不起任何風雨了。 他寧願他的子孫後代平淡、平庸的過完一生,即便沒有榮譽、沒有世人的愛戴,只要能活著,他便已經滿足了。” 許聞瀾說到最後,眼底也滿是惋惜。 林建業雖年幼,但是還是見證了家裡是如何承受這份冤屈,如何用戰功換來了全府的慘案。他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和傷痛,他決定不再繼承祖業,他要讓他的後代子孫時刻記著,記著先輩的痛、先輩的冤屈,記著赫赫戰功帶給他們家毀滅性的傷害。 記住這些,永不參軍參政,即便這一生碌碌無為,也別惹上任何的災禍。 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有些事情,終究是不值的。他的心,早就在他的家人慘死時,徹底寒了、死了...... 南景天雖對此不滿,但確實因為皇家對榮家有愧,便任由他們去了。反正也只是佔了一個名頭,倒沒有太大的影響。 孟非夜聽著,內心不由一陣感慨。就連他,也為榮國公府感到不值。換做是他,他也一樣會這樣。 不知道為何,忠良總會落得這般下場。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因為君主的猜忌,因為陷害,落魄落幕。 果然這個世道,好人真的不一定有好報。忠良變佞臣,佞臣變忠良,不過是那高高在上之人,一句話就能決定的。 他才不相信那些在位者心裡不明白,誰忠誰佞。有時候他們眼中的平衡,不過都是取決於他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脅。 就如同自己常聽到的那一句,伴君如伴虎啊。與皇帝打交道,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估計他這個現代人,這輩子都難以學會。 換作是他,他要黑化的。既然讓他和他的家人不好過,他要把他們都創死。 換個方式想想,若是許聞瀾被這樣對待,他估計也淡定不了。 許聞瀾這樣的人若也遭人陷害,落得這般悽慘下場的話,他只怕會忍不住講這個世界給炸了...... “現在榮國公世子出現在那,怕是已經落入了安雲在的設計中。”許聞瀾滿臉冷峻地朝著孟非夜道。 “安雲在,似乎很擅長蠱惑人心啊。”孟非夜低聲喃喃道。 那些人都被他操控著,更有甚者甚至至今,都不肯將他上頭之人供出來。嘴巴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