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2/5 頁)
以前,讀高一的時候,方源坐52路車回家,而楊睦騎腳踏車走的是8路車的路線。
8路車那條路線雖然比52路車更快,但是8路車在方源家附近的站臺比較遠,需要再走一段,方源不樂意走,所以一直都坐52路回家。
可惜52路現在沒有了,方源只能去坐跟楊睦騎車路線重合的8路車了。
楊睦自從鬧糾紛的那天起,晚上再也沒去接黃艾林放學。
每天晚上方源搭8路公車回家,時不時能在8路車上看到楊睦。
楊睦一個人騎著腳踏車,頭戴耳機,腦袋小幅度地左右擺動,自得其樂。
8路車雖然開得比腳踏車快,但是公車要停站上下客,在道路上的靈活性也不比腳踏車,所以方源往往能看到楊睦的腳踏車被公車甩下,又時不時被公車超過。
過了一段時間後,楊睦才會被公車徹底甩在後頭。
作者有話要說:
沈雁鳴:哈尼寶貝,你把自習地點定在這裡,雖然你以為人跡罕至、環境又好啦,但是像楊睦這種小情侶也會衝著這一點,跑來約會啊
方源:otz對不起我蠢了……
沈雁鳴:不不,以後這裡就是我們的約……專用地盤啦。他們兩個放學去外面吃飯,搶不過我等食堂黨( ̄y▽ ̄)
第44章 致鍾明恆
方源漸漸地開始習慣於坐在公車右手邊靠窗位置,或者在沒位置的時候也站在右側,心裡抱著能不能在今天又看到楊睦的想法。
回想從前,他曾經用一種理所當然的心情,想像自己能跟楊睦一起比肩走過高中三年,可惜現在連一年半也不到,竟然成了同路不同行。
回家的路途,從過去的短暫變成現在的漫長。
過去他在車上看不到楊睦,但心裡滿滿的;現在他在公車上看著楊睦,卻徒增孤寂。
如今除了感傷,也做不了其他事情了。
方源勸自己。然而他勸不動。
方源從公車上看了楊睦那麼多天,可楊睦從來不會扭頭去看身旁不遠處駛過的8路車。
方源對此很是鬱悶,難道楊睦就沒想過,自己的朋友很可能就在旁邊的8路車上嗎?
可是,如果楊睦並不在乎方源,當然不可能在意這種細節。
方源並不惱恨,他每次看著悠遊自在的楊睦,還是會發自內心地微笑了起來。
他終究還是沒法手起刀落地除去楊睦在心裡佔據的位置,那是一個溫馨的位置,雖然冷了,餘溫猶存。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八中裡,楊睦雖然不是他遇到的第一個人,也不是他遇到的最好的人,但卻是跟他相伴時間最長的人。
方源自知自己年紀不大,沒有機會在物質上依賴父母,所以在更容易從心理上依賴另一個人。楊睦曾經每天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他,給他抄作業、給他講題,楊睦曾經是他好長一段時間裡的精神寄託。他曾經翻遍了那些時裝雜誌,只為了給楊睦畫漫畫找題材和靈感。
從小到大第一次被朋友忽略的方源,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
物質和金錢是不會辜負人的,它們之間永遠有個兌換比率。
而人是會辜負人的,同樣的感情換不來等價的回報,對一個人再好,他也可能會因為習慣而麻木。
可方源仍舊低估了事情最後結局的殘酷程度,他以為兩人頂多會退化成普通朋友,如今竟是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趨勢。
他直到如今,才看清現實,楊睦已經不再是高一時的楊睦。如果沒有共同愛好,沒有那張課桌劃出的固定範圍,他和楊睦定然是走不到一起去。
方源的新同桌是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