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兩個老父親的故事(第1/2 頁)
老阿姨紅姐又上線了!
上一章講了國外的童話故事,這一章講一講兩位三十年代出生老父親的故事。一位教給我們入世。一位教給我們出世。
兩位老父親是兒女親家。
兩位老父親都姓李,都是建國前參加工作。一位老父親在荀子擔任過蘭陵令的地方,做過縣委書記,一直官至地委行署副專員。他搭過班子的老同事,後來官至老省委書記。擔任一方大員。
這位老父親一生正氣凜然,培養的子女也都浩然正氣。他的大兒媳婦是紅姐的人生導師,文香老師。紅姐雖未與他老人家見過面,但心中欽佩不已,尊稱他為爺爺。
另一位老父親一直從事郵電工作。風風雨雨,年年歲歲。建國前,冒著槍林彈雨送信,建國後,到魯西南籌建郵電工作。紅姐稱他為姥爺,他的女兒是紅姐的人生導師。
兩位老父親共同的特點,作為老幹部,無論在職還是退休,都一身正氣。擔任過縣委書記的爺爺積勞成疾,先離開了親人。他沒有看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他的親人知道,他應該感知到子孫後代的努力,他希望的繁華盛世已然實現。他的大孫女,如今成為有擔當,引領一定時代潮流的弄潮兒。不愧是李爺爺的大孫女。
李姥爺如今九十七歲了,他見證了家鄉的變化,見證了長孫女一路成長,如今膝下一對聰慧過人的第四代雙驕。姥爺還是不生氣研修學院(線上虛擬教學)的校長,每天早上都線上上帶領同學們學習國學文化知識!
姥爺的大孫子在燕都讀博士。大孫子正面臨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時覺得糾結。他的同事,甚至一想到上班的難受,甚至都不想上班了。
姥爺的外孫女不脫花則認為,要做一個核心穩定的人。就像最近央視播放《我的阿拉泰》裡的媽媽一樣。有一個核心強大的心,情緒穩定的狀態。不受別人影響,也不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一對父子趕著毛驢出門。最開始是父親騎在驢上,兒子牽著驢走。有人議論:“真是個狠心的爹,一點都不知道心疼孩子!”
於是父親下來牽驢,讓兒子騎在驢上。結果又有人指指點點:“這孩子真不知道孝順老人,自己騎驢,看把老人累的。”
兒子覺得很難為情,從驢上下來,父子倆一起牽著驢子趕路。結果他們又被路人嘲笑:“這爺倆真笨,有驢不騎牽著走,真是傻透了。”
於是,父子倆就一起騎上了驢,誰知沒過多久,又遭遇了指責:“這倆人,真不懂得愛惜牲畜,看那毛驢都累成什麼樣了?”
父子倆慌忙從驢背上跳了下來,把驢的四個蹄子捆上,抬著它走。結果看到的人笑得前仰後合,嘲笑他們愚蠢。
這個故事很荒誕,但卻告訴我們,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讓別人滿意。
爺爺的正直和擔當傳給不脫花不怕試錯的勇氣。她認為,我們要以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世界是我們自己的,世界又是個草臺班子。何必那麼較真。
我們要允許自己做自己,允許別人做別人。輕鬆上陣,不香嗎?
心理學上,有一個CBT法則。該法則核心觀點是:影響你的感受和行為的是你的想法,而非你的處境。
稻盛和夫先生在《心法》裡提到:
“人生的一切不幸,沒有別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靈吸引而來,是無休止地傾訴不幸,牢騷不斷的那顆心,換來的不幸。”
因此,要轉變想法,要樂觀地構想。正向的思維,這時候就不覺得工作難,然後想方法,並且做出積極的行為。
當做了正確的事,拿到了結果,你就建立信心,你也有新的證據證明你能做得到,你的心力才會更強大。
稻盛和夫先生說:“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