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武林大會(第1/5 頁)
一片雪花輕飄飄, 彷彿沒有重量,一落到地上, 就不免化掉的命運。
然而千百片雪花, 偶爾也能滾成雪球, 打起人來,也疼。
在宮裡當“太后”的那一段富貴生活, 居然如同過眼雲煙,並無太大留戀之情。
除了跟十九郎偷偷摸摸暗通款曲的一系列波折, 因為驚險刺激, 尚且印象深刻;其餘的什麼吃穿用度、繁文縟節、使喚下人的細節, 羅敷覺得跟自己沒關係, 忘起來也毫無壓力。
淳于通、張良、白起一致跟她建議:“咱們要幹大事, 兵力、財力、威望都不及對方, 唯一的優勢大約就是出其不意。夫人是從卞巨手下逃亡出來的,他料不到你去了哪兒,做了什麼。所以咱們要儘可能的快速行動,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募集最多的人馬。等卞巨遲早反應過來的那一日, 咱們能有實力跟他對抗一二。”
羅敷表示:“全聽君子們安排。”
因著這段話, 風餐露宿,曉行夜宿,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艱難。不過羅敷覺得十分可以接受,最起碼,比去年在崔虎營地裡飢寒交迫的過夜, 如今的日子簡直像是回到了白水營。
羅敷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短短兩個月之內,她用自己“東海夫人”的名義,還有那短短一片“衣帶詔”,按圖索驥,居然真的走遍了中原大半河山,吃的閉門羹和得到的驚喜一樣多。
她覺得大部分要歸功於“衣帶詔”。在都城洛陽,風氣已然變化,眾人只知丞相,不知天子;然而在廣袤的漢家土地上,劉氏皇族依然是人們心中說一不二的神。
不少地方上的長官和軍校,都還篤信“卞丞相是大忠臣,輔佐天子鞠躬盡瘁”。衣帶詔橫空出世,顛覆了他們長久以來的認知。有人更是和兗州軍馬早有嫌隙,此時正好師出有名,響應衣帶詔,直接揭竿造反。
以至於“叛軍”一路上遇到的抵抗都不甚激烈。偶有山賊盜匪,也都被她身邊的正規軍馬輕鬆收拾,就當友軍們相互熟悉,增進感情。
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各地法制不一,號令不通,三不管地帶一個接著一個。只要不經過大的市鎮郡治,若不侵犯當地豪強的利益,僅僅是“中立軍馬借道過境”,只要給出足夠的賄賂,各地守將通常也懶得管。
從一開始的五百軍馬,行到江夏時又募得八百。到廬江,聯絡白水營中兩個老兵,對方壓根就沒被允許跟羅敷他們見面,反而遞出警報,說廬江太守是兗州一系,聽聞有不明軍馬駐紮在外,已出動五千人馬前來圍剿。淳于通不慌不忙地組織撤退,藉由清晨濃霧的掩護,平安離開廬江境內。
到了淮南壽春,又募得幾員虎將,在白水營時原是顏美的下屬,此時經過戰爭的歷練,一個個生機勃發。聽說顏美還在卞巨手下效力,被分派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戍邊,大夥一致得出結論:“老顏在他手下定是受委屈了,又被他控制著家人不敢逃。咱們一塊兒齊心協力,把他弄出來!”
但並非所有人都能順利加入。有人熱血相助,包裹都打好了,卻被新主多加阻撓,最後未能成行;還好大夥都是重情重義之人,多數還會拉著他們寒暄兩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資助一些糧草財帛之類。
行到一處,羅敷便在她那幅繡字絲絹上打個勾。
大約半數白水營的舊部奮起響應。再過十日,接到快信的曾高從天水趕來,帶了龔節和他的羌人部隊,共八百人。一見羅敷就道歉:“夫人,當初聽聞你們有難,我們……勢單力孤,沒敢輕舉妄動……”
羅敷表示不怪,微笑道:“明哲保身才是第一位。不然諸位今日也不會站在此處了。”
龔節還要再解釋什麼,羅敷大聲道:“來人,去給郎君們安排營帳。”
她也有小小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