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虎背(第1/4 頁)
羅敷腳步不停, 轉身又跑進韓夫人府。
府裡的家奴侍女均披麻戴孝,忙碌著葬禮之事。知她身份, 都不攔阻, 有些還衝她簡單致意。
羅敷在韓夫人靈前拜過, 徑直轉入側門,穿過走廊, 進入織坊。
她想讓自己忙起來,少想象十九郎在宮裡遭遇的那些破事兒。
織娘們被大軍徵用, 眼下正忙碌補軍衣。見了羅敷, 紛紛起立行禮。
羅敷還禮, 問:“諸位可有會操作花樓的?”
四五個人先後出聲:“妾曾為韓夫人織錦。”
羅敷請這幾位婦人坐, 試探詢問:“以往織錦, 都是先編花本, 再裝到織機上織出圖樣。諸位可曾試過……反過來?”
幾名織娘互相看看,“反過來?”
“嗯,就是先有彩錦, 然後根據圖案,復原出花本……”
織娘們啞然失笑:“夫人是說, 你的手上根本沒有花本?”
羅敷點頭。
她對織錦技藝也算是頗有了解。她曾憑藉一張老舊花本, 在花樓上“盲織”,織出狼紋彩錦一幅。雖然不太好看,且有錯漏,但總算是效果卓著。
然而眼下她的計劃,比上次還要更大膽, 更進一步。
“對。僅有圖樣,沒有花本。我想問的是,可不可能透過圖樣,先復原花本,再織出相應的彩錦來。”
織娘們不敢逞強,集體沉默了一陣,才問:“夫人可有圖樣範本?”
羅敷伸手入懷,掏出阿父遺下的織錦護腕殘片。又從身邊拿出一個匈奴箭袋——是她一直藏在行囊裡的。
護腕和箭袋花色相同,均是由“五星出東方”彩錦織就。一個褪色嚴重,一個尚且鮮豔,但也能明顯看出陳舊來。
織娘們一看就明白了:“夫人是想……復原出這種彩錦?”
羅敷“嗯”一聲,“也許有點困難。我此前也試過,但以我一人之智,頗多障礙……”
年齡最大的織娘笑了:“豈止是有點困難!要是有一整匹彩錦做樣本還好,夫人拿出的這兩樣東西,都是彩錦裁成碎片做的,上頭的花紋都不完整,如何能復原出花本來?”
另一人也點頭附和:“再說,這種錦似是多年前宮中的失傳技藝所制。夫人你看,經線染了至少五色,織起來不知會如何複雜。妾等為韓夫人織錦,最多也只織過四色經線。”
羅敷點頭,表明都聽進去了。
“煩請夫人們用心推敲。我會和你們一道嘗試。倘若咱們真的能織出這種錦……”
她笑了笑,回憶起曾高所敘之事。
“……除非擊剎營復生,否則我劉可柔才不為你們大漢賣命!……”
擊剎營復生無望,然而擊剎營留下的遺物,還沒從這世上消失。
至少,在外頭萬千男兒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戰鬥之時,她這個上不得戰場的女眷,能用自己的方式,獨闢蹊徑地解決一些難題。
轉眼又是一年元旦。在廣袤的北方大地上,在戰亂中倖存的百姓們從家中翻出最後一點粟米,煮作年飯;殺掉村裡最後一口痩豬,每戶分得幾塊肉,大家共同許願上蒼,期待明年年景能好些,能吃飽肚子,新生的嬰兒能多活幾個。
至於國家又分裂成什麼樣子,哪裡打仗,哪裡死人,哪裡反叛……
肚子空空,沒工夫管這些。
起碼自己沒餓死,起碼還在喘氣兒,起碼鍋裡燉的是豬不是人——就已經是上輩子積德。
而在廢墟中矗立的洛陽宮城裡,朝廷正舉行著盛大的慶祝儀式。
百官受賜宴饗,鼓樂大作,敬酒降神,放鳩以占卜四時氣候。三天三夜,宮城內酒如池,肉如山,熟食的飄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