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裡外(第2/3 頁)
求什麼骨肉重逢、天倫之樂;但知親人在世,就是萬千之喜。
送走胖嬸,羅敷靠在包銅木柱子上,環顧空空蕩蕩的織坊,回憶此處過去的盛況,生出無盡淒涼之感。
韓夫人尚且彌留床榻,每日消耗大量藥餌補品,眼看油盡燈枯,老夫人卻不知哪裡來的一股子傲氣,始終堅持著神智清醒,有時還睜開眼四處看看。
韓妙儀也終於慢慢接受了現實,知道每日哭泣謾罵,並不能把家裡的富貴平安給哭回來,只好也抹著淚,學著收拾爛攤子。
但畢竟是養尊處優的貴族少女,過去十幾年裡,沒做過飯,沒洗過衣裳,沒走過遠路,沒端過三斤以上的重物。肩膀太細弱,挑不起重擔。
於是也只能默許羅敷暫時接管韓夫人府,裡裡外外的來回奔走,幫她維持秩序。
除了收拾滿地狼藉,還要和外面的暴民百姓對峙談判。透過趙黑,請求他們莫要衝動,說韓夫人的親眷子侄不日便能趕到邯鄲,給大家帶來救濟糧米,到時候人人都有份云云。
當然大部分人是不信的:“趙兄,這些有錢人滿嘴假話,坑過多少佃戶農民,你可莫要被他們騙了!”
趙黑進了一趟韓夫人府,被老夫人訓了一通話,立場也稍有動搖。但他還是記著自己的身份,拾起領袖的態度,沉聲說道:“當然不會。不過咱們眼下最要緊的,是爭取活下來,而不是跟這些有錢人算老賬。而要活下來,要等到糧食,就不能跟他們撕破臉。所以請眾位兄弟莫要輕舉妄動。再說……”
他抿抿嘴唇,嚥下了後面半句。
再說這韓夫人府上,僅剩孤女老婦,欺負她們,良心有點不安。
但他知道,這話說出來,未必引起共鳴。
他只是簡單地說:“第一要緊的是糧食。至於田地、財物、新的家,那都是以後的事兒。咱們要目光長遠。誰要是貪財搶劫、侮辱婦女,我縱然要保你們,阿秦的這些軍兵也饒不得。明白了嗎?”
流民們大多是短視且意志薄弱的小民,一輩子沒見過什麼世面。有時候搶了富戶家,抱著裡頭的金子就不出來,以致被趕來的家奴們打傷打死。
也虧得有趙黑領導,這一撥人,才有了些許凝聚力和戰鬥力。因此他這話雖然不太好聽,但也都應諾了。
邯鄲城空空蕩蕩,百姓們一日比一日頹然,就連最溫和的人,也在逐漸失去耐心。
白水營派人出巡鄉里,將大批無主的土地收繳、分發,暫時穩定住一部分流民。
北方人習慣,喜歡在房屋地下挖坑埋藏錢糧,以備荒年。眼下許多人閤家而亡,這些被藏起來的糧食無所尋蹤;因此將土地按人頭分配,大家各拼造化。若運氣好,許能從地下挖出一點救命口糧來。
這一點點口糧,就是希望,就是將“暴民”變回“百姓”的靈丹。
然後挨個“勸說”富戶豪強,“恭請”他們為了保護自身安危,最好拿出一部分餘糧,以解燃眉之急,並立下借據,給出一個漂亮的利息,承諾連本帶利返還。
——當然,這承諾能不能兌現,雙方誰都心裡沒底。但知道失控的暴民隨時可能衝進自家,誰又敢多討價還價?
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車薪。大多數人家早已被先前的大軍榨乾了。
羅敷只能徒勞勸慰:“再等等……”
這話也說得不甚樂觀。她身邊白水營將士攜帶的糧米,一點點分給周圍飢餓的百姓。韓朔撤退得倉促,並未把冀州全部搬空;她派人出入鄉野山林,尋找被丟棄藏匿的糧食,儘管每日都有收穫,但也是杯水車薪,眼看坐吃山空。
馬上有人反駁:“他們貴人狡猾,這是緩兵之計!等他們救兵到來,就得把咱們都殺了!喂,這個秦夫人,你實話說,是不是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