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攜美(第1/5 頁)
羅敷輕輕拉王放衣袖, 食指唇邊豎一豎。
欲速則不達,老人好容易擺脫了大火的恐懼, 從塵封的回憶裡揀出零碎細節, 已是大耗心力, 不能強人所難。
她揉著膝蓋,站起來, 四周看看。
平樂縣丞這個“敬老院”安排得十分不走心,縱有僕役定時來侍候, 怕也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好幾天見不到面。錢媼房屋雖小, 已經堆滿了雜物。
床榻沒鋪, 枕頭邊上立著個破竹籃, 籃子裡堆得冒尖,一大筐髒衣裳。
水缸裡只剩一指深的水。蠟燭也翻倒在地。地上櫥櫃殘破,許多雜物堆在牆角地上, 落一層灰,有些地方還結了蛛網。
灶臺冰冷, 灶洞裡滿是柴草木灰;上面扣著幾個髒碗, 散發著隱約的餿味。時人敬奉灶神,家家都有灶王爺神龕;但錢媼的灶臺前面空空蕩蕩,一點祭品沒有。
羅敷嘆口氣。這怎麼行呢?天上神仙怕是都不願意下來保佑。
她灶臺上找出塊抹布,手腳勤快地開始幫老人收拾屋子。
王放:“阿姊……”
知道她一顆豆腐心,最見不得旁人受苦。他自己是最為深受其惠的, 此時也不能被她比下去,一撐地板,站起身來。
張良和白起都眼巴巴的看著羅敷,見她起立勞動,不甘落後,也都掄膀子幹起來,儘管手底下不知在什麼,不過是把幾個碗碟從房間一頭拿到另一頭而已。
一時間,小屋子裡叮咣亂響。四個人比賽收拾,沒多久,錢媼的房間換了新顏。
雖然沒能變成富麗堂皇的宮殿,起碼灰塵全無,雜物都擺放整齊了。另掃出一大堆垃圾。
錢媼仍然喃喃自語,不時抬頭看看。不剩幾根眉毛的雙眉皺起來。
羅敷忽然從雜物堆裡翻出一物。但見是個絲絨織物,讓人巧手縫成圓筒套子,似乎是護肘護膝之類。料子雖好,但邊緣毛躁,線頭四散,裂口頗多,已經不能用了。
拿到錢媼眼前,問:“這個東西……”
錢媼卻認出來了,眯眼中閃過一道驚喜。
“是阿昭給我縫的護膝!當時我風溼犯了,行在水邊,走不動路,每一步都像是刀子在剜膝蓋……我這毛病有許久了,一直自己忍著,但阿昭說……她說……嗯,說了一堆醫書上的東西,我也聽不懂,但她叫我不能受涼……”
一件舊物,攪動記憶的渾水,又撈出來一點點往事。
王放心頭五味雜陳,看了羅敷一眼,輕聲評論:“小寡婦挺有善心的。”
錢媼記起來了,當年洛陽大火,她們幾個臨時的患難夥伴聚在一處,不知能逃到哪兒去,不知明日會不會另一把火燒來,就此一生休矣。
她想起來,阿昭年紀雖輕,卻不慌亂,一邊縫東西,一邊跟她閒話消磨時間,說她在孃家讀書的時光。錢媼不識字,聽得滿心向往。
“……太原!是了,她說她是太原衛氏!”
王放喜不自勝,顫聲問:“阿婆可記得清楚?”
其實心裡也知道,錢媼無甚文化,就算記岔,也不會湊巧編出“太原衛氏”的名號。
羅敷連聲問:“十九郎,太原在哪兒?”
王放跪坐下來,撿拾雜物堆裡的布條,往地上一攤,橫鋪成一條帶子。
“這是黃河,這是洛水……”
再拾木塊,一個個擺放出來,迅速擺成一幅簡易的地圖。
“咱們在洛陽。這是邯鄲。這是太原……”
張良和白起湊過來看。白起忽然挪開幾步,撿兩個木塊,丟進屋裡的犄角旮旯,煞有介事地介紹:“這裡是羅馬。這裡是我的家鄉卡拉布里亞。”
“是是,你說的都對——阿姊你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