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天啟遲疑地說:“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朕下旨延後婚嫁年齡不成?”
倪元璐說:“臣聽聞皇上準備在宮中廣召宮女,允許她們學習各樣手藝並同意每年放一批到年齡的宮女出宮還鄉,並且在各府縣都設立了女官,專門組織婦人在一起學習針工織繡女醫等事。臣的意思是這些每年出宮的宮女可不可以成為各縣的女教諭?讓她們把十三歲到十八歲的婦人都召集到一起讀書識字學習各種技術手藝,到了十八再出來說不準因為條件高還能嫁個好人家。”
天啟點頭說:“依你的意思優先嫁給退役軍人,這樣就解決問題了是不是?”
倪元璐說:“話是這樣說,但不能說培訓出來的婦人必須嫁給軍人,根據各人選擇來嘛。”
聽了倪元璐的話大家都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以來女子一般都在十六、七歲就嫁人了,早的有十三、四歲就嫁人的,如李白的《長幹行》裡就有‘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的敘說。一個女子只要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嫁人,縣官就要派人到她家問她父母是不是準備養老女,老女就要跟男丁一樣納稅,所以女子都嫁得早。假如一個軍人二十多歲退役回家,年齡上適合的女子都嫁人了,剩下的年齡都差太遠,如果所有女子都培訓到十八再嫁人軍人剛好趕得上。
就在大家仔細琢磨倪元璐的話時,張維迎說道:“皇上,開始小兒祥安說到廢除軍戶普徵兵員讓人人服兵役,臣對此有點看法,臣認為廢除軍戶的想法太偏激,應該說成是軍戶民戶可以有條件轉換。一個軍人在服役五年後,可以選擇繼續當兵也可以選擇退役,自願繼續當兵的只要軍隊認可他的能力就可以將其戶口轉為永久軍戶,選擇退役的迴歸原來戶口,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那麼些麻煩。”
張維迎這話猛一看像是在反對張祥安,仔細一想其實是在幫張祥安彌補想得不周全之處,大家不禁感嘆道這“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之言真不假。
天啟想了想說:“英國公所言有理,無論是什麼戶,服兵役時可以轉為暫時軍戶,享受軍戶的一切待遇,五年後退役的自動迴歸原來戶口,如此一來省去很多麻煩。不過朕擔心的不時戶口的轉換,而是擔心人心的安定,英國公和諸位大人要多想想如何安定人心。”
張維迎有些詫異地問:“皇上說安定人心是指什麼?請皇上明示。”
天啟說:“一個人如果懂得少他就會安於現狀,但是假如他學到了一些東西見過一些世面,再要他回到原來的環境中,他肯定不會再安於現狀的,這就成為不穩定因素。你們想一想,一個從小就種田大字不識的農夫,對官吏的命令肯定是除了服從還是服從,只要不絕了他的活路,這樣的人非常好管理不容易出岔子。但是隻要這個人在軍隊中學習了很多知識明白了很多道理,加上他還會很多技術甚至有殺人的經歷和膽量,他還會服服貼貼認管認教嗎?”
天啟的話使大家陷入思考中,這聽話的好管理但沒有什麼能力,好不容易經過千辛萬苦培養出能力了他又會不受管教約束,這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
張維迎想了一會兒點頭說:“皇上所慮極是,但是既然要用人就要讓他有能力,不用他了也不可能把他的能力和記憶抹去以求方便管理,臣想只有繼續用上其能力才能使其不至於成為不穩定因素。”
天啟問:“英國公準備如何繼續使用將來的退役之人?先說好拖是萬萬不行的,找不到好辦法朕情願等一等再說免得引火燒身。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這些人的能力就會使其成為一點就著的乾柴,那是非常危險的。”
227 大鐵新事
張維迎微微一笑對天啟說:“皇上,臣認為不管是服過五年兵役的男子還是培訓過五年的女子,他們都應該具有以往沒有的能力,假如再讓他們過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