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變化中的朱涇村。(第1/4 頁)
送走向大成後,韓勇來到胡鵬這裡,看著已經招收的護村隊,這個時候已經有近一百五十人,胡鵬在挑選人馬。看見韓勇走過來。就到韓勇面前說“這裡一半人都是村裡老鄉的親戚。現在有一百五十六人。”
韓勇說“不怕,這樣我們才可以挑選出可用的人,這幾天就給他們做一些簡單的運動,給他們吃好一點,最起碼是要吃飽,一個月下來也會淘汰一些人,我們還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不要淘汰了,就趕出村子了,和他們說,可以當做候補隊員,只要達到我們的標準我們就收下,也可以在村子裡做其他的事情。”
韓勇繼續對胡鵬說道,“我明天開始和你們一起訓練,還有我要從這裡挑30個人,成立特勤隊。專門完成一般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批特勤隊我親自訓練,這樣隊伍的人數可以繼續招,也要不斷的淘汰,這樣的軍隊才有戰鬥力。”
胡鵬對著韓勇說道“行,我一定做好。”
韓勇又來到養雞場,看著他們給養雞場做雞圈,韓勇說道“現在先簡單的做好,明天雞就會送來,你們也可以和你們親戚說,我們這裡要大量的雞苗,鴨苗,有就叫他們送來,我一樣給錢,”
韓勇又來到磚瓦廠,看見那些老百姓熱火朝天的幹著。
韓勇就把燒窯的大師傅叫過來講給他聽,也就是韓勇所瞭解的製作工藝。
韓勇知道,傳統手工燒製的秦磚漢瓦經歷了二千多年的歷史演變,為中華民族建築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今天被現代化的新技術和新材料替代而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我很有幸在兒童時代見證並經歷了傳統燒製磚瓦這門手工藝最後的輝煌,那些父輩年輕時候由於沒有其他養家餬口的一技之長,於是就學習了生產燒製磚瓦這門手藝。
磚瓦的生產過程,磚和瓦根據燒製後形成的顏色可以分為青磚、紅磚和青瓦、紅瓦,青色是燒製成功的標誌,其成品硬度也最高,紅色的屬於半成品,硬度較低,容易破碎。製作磚塊比瓦片簡單一些,青磚和青瓦在價格方面,青瓦的價格也比青磚高一些,除了製作難易程度不同,他們燒製過程都一樣。
首先,是取黃土,生產磚瓦使用的是地表以下一米多深的高純度黃色粘土,只有土質較厚的地方才有黃土,屬於比較稀缺的資源。將地表肥沃的黑色土壤清理乾淨,用鋤頭挖掘,揹簍運輸,製作一次土坯需要用揹簍馱運數百筐黃土。現在也可以用牛車拉也行。
其次,是製作土坯,黃土採集回來後,集中堆放在一個平整的圓形坑裡面,放入適量的水,滲透充分,然後牽上一頭水牛在土坑裡來回踩踏,直到黃土與水分充分結合,具有足夠粘性,能夠塑形為準,踩踏揉土過程大概需要一天時間。
第二天,待揉好的黃土收水後,將黃土收攏成堆,蓋上草料防止水分蒸發。做磚的時候用多少取多少,要在一個星期之內將揉好的土坯全部做成磚塊,否則超過一個星期土坯水分蒸發後就不能使用了。
最後,是做生磚,也就是未燒製前的磚。做磚的主要工具有磚盒子、鋼絲弓、墊板,幾樣工具需要相互配合使用。磚盒子是做磚的模具,使用時將磚盒子放在操作平臺上,盒子底下放上墊板,用鋼絲弓切割一塊土坯,雙手將土坯抓在手上高高舉起,用力砸入磚盒子裡面,再用鋼絲弓將磚盒子表面多餘的土坯割掉,磚盒子中間留有一條縫隙,將鋼絲弓順著縫隙切割一遍,將整塊磚一分為二,然後再雙手合力,把墊板與磚盒子一同運到盛放生磚的堤砍上整齊擺放,再用右手將磚盒子側面的鎖釦解開,鬆開夾板,取出磚盒子,這樣一次性兩塊生磚就算是做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它自然風乾。
做瓦片比起做磚相對要複雜得多,前面做土坯的方法都一樣,我就不再次重複了。後面的工序我詳細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