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2/2 頁)
時任西南聯大文學院長、哲學教授馮友蘭回憶:&ldo;國民黨政府的這個措施,如果是在抗戰初期,學生們是會爭先恐後報名參加的;可是在這個時候,學生們對於抗戰最後勝利的信心雖然沒有動搖,但是對於國民黨政府的幻想已經破滅了,對於青年軍的報名疑慮很多,觀望不前。當時的教育部為各大學分配了名額,規定了指標。聯大的常委會慌了,於是召開動員大會,請教授們向學生勸說。我的發言大意說,抗戰已經進行這幾年了,以前國家、政府不徵發高中以上的學生,實行免役,這是因為當時沒有新式武器,還用不著有科技訓練的人。現在美國送新式武器來了(南按:此時美國已開始在武器裝備方面援華,用於中國本土和緬甸戰場),正需要有科技訓練的人去使用。如果有科技訓練的青年不去從軍,叫誰使用呢?這個仗以後怎麼打呢?聞一多發言最突出,大意說,現在我們在政治上受壓迫,說話也沒有人聽,這是因為我們手裡沒有槍。現在有人給我們送槍,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不管怎麼樣,我們要先把槍接過來,拿在手裡,誰要反對我們,我們就先向他下手。這次會開得很熱烈。散會以後,我走出校門,看見有人正在那裡貼大字報,反對報名從軍。我心裡很氣憤,走上前去,把大字報撕了,並且說,我懷疑這張大字報是中國人寫的。這次動員會開過以後,學生報名從軍的多起來了,不過幾天就超過了指標。&rdo;又說:&ldo;青年軍成立了,蔣介石派霍揆彰到昆明主持訓練。後來又把青年軍開到印度,接受美國運來的武器,就地訓練。到1945年日本就投降了,青年軍並沒有開到前線和日本作戰。&rdo;[25]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