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4 頁)
六萬人,實力不弱,於是對外號稱十萬,直殺向兗州府而來。
山東巡撫王應泰和兗州知府陳觀得到了這個訊息之後,也被嚇得魂不附體,兗州府裡一共也就只有三四千人馬,而現在清軍也打到山東邊緣,東昌府和濟南府也抽不出多少人馬,那裡抵擋得住流寇的進攻。因此只能向朝廷救求。但兩人商議一番之後認為,估計現在朝廷也派不出兵力來救援兗州府,而負責剿寇的左良玉又遠在湖廣,指望不上,於是也只好向鄰近的登萊巡撫救援了。
曾化龍只是登萊巡撫,按說兗州府並不是他的管轄範圍,因此也完全可以不管兗州府的死活。但一來曾化龍還算是一個付責任的官員,鄰區有難,於情於理也應該去救援。
而在另一方面,兗州府裡可不光只有巡撫王應泰和知府陳觀兩名官員,還有一名特殊的人物——魯王朱以派。
他可是老朱家的自己人,崇禎繼位之後,對這些蕃王還是比較照顧,一但有蕃王死於農民軍之手,對當地的官員必然嚴懲,因此如果兗州府城破,魯王有個閃失,那可就不得了了。在三年前的那次清年入關奔襲,在濟南生擒了德王朱由樞。結果在事後順天、保定、山東三巡撫,薊鎮總兵、山東總兵等三十二名高階官都被處以死刑。餘者一百二十多名官員受到革職、降級的處份,誅連之廣,實在少見。
因此雖然兗州府並不是曾化龍的轄區,但這些前車之鑑可以不能不防,畢竟自己是離兗州府最近的地方大員,萬一事後朝廷給自己安一個坐守失札,失陷藩封的罪名,雖然不至於喪命,但個巡撫顯然是不能再幹下去了。
在出兵的時候,曾化龍又想到了商毅,他手下的人馬到是有些戰鬥力,於是派人傳令到穆陵關,讓商毅帶領人馬,到兗州府聚集。
第六十九章 救援兗州府(下)
收到了曾化龍的來信之後,商毅想了一下,終於還是決定,接受曾化龍的命令,率兵去救援兗州府。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現在畢竟以經是朝廷的官員,雖然現在明朝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以經大不如從前了,但商毅現在還是羽翼未豐之際,並沒有和朝廷叫板的實力,因此還是老老實實聽話為好。而在另一方面,商毅對曾化龍的印像很好,而且無論如何,也是他把自己提拔起來的,於理於情,也應該去幫他一把。
同時現在商毅對這些流寇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只要不是李自成或張獻忠的人馬,基本都是烏合之眾,雖然這支流寇的人數要多一些,但救援兗州府卻是有城牆可守,因此也並不難對付。一般來說,流寇不會在一座城拖延太久的時間,如果十天左右取不下來,就會主動撤退。即使是實力最強的李自成,三攻開封時,第一次只打了五天就撤了。因此救援兗州府,最多捱到十二冃上旬就可以了。
當然商毅也決定,一但拖到了十二月中旬,說什麼也要從兗州府離開,因為清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他可不打算在兗州府與湥Ь�穌劍�磺謝故且員4媸盜ξ�鰲�
決定以後,商毅立刻又招集唐鎮和另外九名把總商量。唐鎮自然也知道,救援兗州府是非去不可,因此也支援商毅的決定。而其他人有的明白,也有的不明白,不過他們都是唯商毅馬首是瞻,既然商毅同意出兵,也就都不反對。
出兵的事情決定下來了之後,商毅就立刻開始著手準備,現在穆陵關的工程還遠沒有結束,因此也需要一個得力的人在這裡盯著,那麼這一次出兵,唐鎮也就不出戰了,由他留守穆陵關。
而人馬也不能全都帶去,這裡還要留一部份看守。因此商毅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