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3 頁)
……
金鑾殿上,金龍盤踞在正上方,沉沉地看著底下安靜的朝臣。一片寂靜,唯有最上面那人翻動奏摺的聲音。聲音初時不緊不慢,很快便像染上了主人的情緒一般變得急促起來。
&ldo;啪!&rdo;
鬱承淵忍無可忍,將奏摺扔了下去。
&ldo;江寧大水,沽和一片汪洋,豐和柳寧接連受災&rdo;他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怒氣,一字一句地說道,&ldo;豐和水門倒塌,致使大水直接淹沒五縣,大司農,朕記得今年年初似乎剛撥了款修繕水門,眼下出了這種狀況,你作何解釋?&rdo;
&ldo;陛下暫且息怒,聽臣一言,&rdo;大司農穆華榮連忙站出來說道,&ldo;陛下有所不知,此次江南大水水勢浩大,數百年難得一見……&rdo;
&ldo;數百年難得一見?&rdo;鬱承淵怒極反笑,&ldo;那你給朕說說,為何沽和縣受災最重,它的水門卻絲毫未損?大司農,你說說看,朕有何不知?&rdo;
&ldo;這&rdo;穆華榮有苦難言,身為大司農,他遠在中央,本仗著江寧郡臨近他老家,所以才插了自己的人過去,誰想到那群人竟然如此不中用,給他捅了這樣的簍子?&ldo;陛下說的是&rdo;他唯唯諾諾道。
&ldo;朕說的是?&rdo;鬱承淵根本不打算放過他,&ldo;朕沒記錯的話,這江寧郡,應離穆卿的老家不遠吧?對自己老家也這麼下得去手,穆卿,你真是讓朕大開眼界啊!&rdo;
&ldo;陛下明鑑!&rdo;穆華榮連忙跪下說道,&ldo;天地良心,臣受任此職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斷不會做這種斷子絕孫之事啊!&rdo;
鬱承淵看著他信誓旦旦的神情,冷笑一聲,並未再追究,只道,&ldo;如今,可有誰願意去收拾這爛攤子?&rdo;
之前大司農自辯時浮現出的竊竊私語在這句話之後便像落了閘的水一樣頓時消失了。寂靜重又回到了金鑾殿,甚至比之前更加凝肅,如果說之前只是事不關己的沉默,現在更籠罩了一層生怕禍到臨頭的恐懼。
這種明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辦好了得一句稱讚,辦的不好兩面捱打,誰願意去呢?
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覷,誰都不敢出這個頭。
&ldo;沒有了?&rdo;鬱承淵挑眉,眼中不可避免的帶上了失望,&ldo;你們就是這麼為國效力的?&rdo;
就在此時,一個清朗的聲音忽然響起,宛若一顆石子打破湖面一般,結束了殿上的寂靜。
&ldo;臣願意前去探查此事因由,還請陛下應允。&rdo;底下有個青年主動站了出來。
嚴威乃是武將出身,近兩年才剛被調入京師。平日在這大殿上並沒什麼存在感,誰也沒想到他竟會在這時站出來。
&ldo;哦?&rdo;鬱承淵面上不動聲色,語氣卻有幾分緩和。&ldo;嚴愛卿既有心為朕分憂……&rdo;
穆華榮臉色微微一變,隨後又恢復平靜。一改之前唯唯諾諾的神色,上前一步說道。&ldo;稟陛下,江南災情不可有絲毫延誤,然而嚴大人年紀尚輕,經驗不足,臣以為翟永年大人有此類經驗,更適合此事!&rdo;
他這話一出,像起了什麼頭一樣,眾人爭先恐後的說道。
&ldo;翟永年大人雖然有救災經驗在前,但旱與水並無共通之處,臣推舉李善文李大人。&rdo;
&ldo;臣……&rdo;
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