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ldo;江南災情延誤不得!陛下愛民如子,很快便會有詔令下達。諸位……咳咳,諸位等待詔令便可,何必著急?&rdo;魏經綸看了一眼林樂賢,眼眸中還真帶上了兩分疑惑。
&ldo;魏公當真是好性子,老夫大不如也。&rdo;林樂賢言語在誇讚魏經綸,心中卻是兩個想法。
這的老傢伙明顯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陛下詔令一下便沒有更改的餘地。如果不陛下屬意的不是他手底下的人,對他們來說就會是個麻煩。
&ldo;只是老夫並無林公失察之責,故而才能穩坐泰山。&rdo;魏經綸看似謙和,卻是一句話直指要害。
&ldo;你……&rdo;林樂賢聽此一言,心氣頓時有些不順。魏經綸往日與他不睦,但也很少會在大殿上下他面子,誰曾想今日居然會這般毫不客氣。
豐和縣水門倒塌一事,要說沒有貓膩根本不可能。大司農魏華榮負責建設水門,財政皆經他手,責任肯定是逃不掉。林樂賢身為御史大夫,有監察百官之職,恐也有失察之責。
陛下這會兒心憂江南百姓,沒有理會他們。待江南的事情解決,他們必然要面臨責罰。
若是江南那邊的局勢尚可,這責罰也許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了。若是江南那邊事態嚴重,穆華榮這個大司農能不能保得住都難說!
林樂賢雖貴為三公,但提拔上來一個九卿大臣也著實不易,更別說穆華榮還是他的女婿。於公於私,他都不希望穆華榮懲罰太重。
&ldo;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若是林公自請賑災,想必陛下不會拒絕。咳咳……&rdo;魏經綸像是想到了什麼,停頓了一下,&ldo;林公身份貴重,又有諸多事物要處理,恐難親自前往。若是大司農前去,陛下想必也能放心。&rdo;
&ldo;大司農亦有不少公事需要處理,很難立刻前往賑災,怕是要辜負魏公的信任了。&rdo;林樂賢沒有多做考慮,直接拒絕了魏經綸的提議。
賑災之事吃力不討好,身處災區自身的安全也難以保障,在場的大臣少有想要親身前往的。
林樂賢沒想過親自涉險,也不準備將穆華榮下派,亦不會讓自己的其他親信的前去。
之前穆華榮提議的那個大臣,便十分和他心意。那人分屬於他們派系,又並沒有什麼根基。若是成了,自是一舉兩得。縱然出現損失,也不會讓他肉疼。
&ldo;林公不防再考慮考慮?若是晚了林公再後悔可就難了!&rdo;魏經綸眼底劃過一絲嘲諷,一閃而逝讓人抓不到痕跡。既不想涉險又妄想將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哪裡有那麼好的事?
先皇秉性仁政,效益不顯,倒是養大了這些人的野心,現在還有幾人清楚崇國是誰的天下?!
鬱承淵即位不久,這朝堂內的形式也有些複雜。顧忌到形勢,鬱承淵就算心下惱怒,也不會太過苛責一殿的老臣。
魏經綸就沒有這個顧慮了,若是論起&l;老資格&r;來,這滿朝的文武還真沒有能比得上他的。
他毫不猶豫的下了林樂賢的面子,的確是想要發洩自己的不滿,更是有為鬱承淵出口氣的想法。
魏經綸修身養性了許久,朝堂上許多大臣還真當他是一個和藹慈愛的性子,哪裡見過他如此鋒芒畢露的模樣。
看著歸為御史大夫的林樂賢被他說得面色難看,眾大臣不敢發出一絲聲響。哪怕是之前見過魏經綸這幅模樣的,也同樣驚懼不發一言。
突然,一聲大笑打破了寂靜。
&ldo;我倒是覺得,魏公說得不錯,林公何不好好考慮考慮?&rdo;左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