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第2/2 頁)
其所有的遠端轟炸機,把柏林炸個底兒朝天,以報德國空軍轟炸倫敦的一箭之仇。
在美國,圍繞航空隊投入護航系統的問題更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隸屬於陸軍的航空隊竭力想使自己被公認為第三軍種,並提出了&ldo;一切能飛行的都歸空軍!&rdo;的口號。美國海軍贊成護航系統,認為空中掩護越遠越好,但空軍不同意,認為護航工作往往是徒勞無益的。他們贊成更富有進攻性的作戰,並將其歸納為一句口號:&ldo;發現!攻擊!擊沉!&rdo;
德國潛艇&ldo;狼群&rdo;在&ldo;空洞&rdo;的襲擊戰,使盟軍商船的損失日趨嚴重。7月份,商船損失96 艘47605 噸;8 月份損失108 艘544410 噸;9 月份損失98 艘465413 噸;10 月份94 艘619417 噸;11 月份109 艘729180 噸;12 月份60 艘330816 噸。而德國潛艇只損失了87 艘,佔u 艇總數的18%,德國仍有393 艘u 艇活躍在大西洋的各海域。
1942 年一年,軸心國潛艇一共擊沉了1160 艘盟軍船舶6266215 噸。如果再加上其他艦艇所擊沉的數字,則可高達7790657 噸。這一年盟軍的新造船量剛剛超過700 萬噸。盟軍船舶的損失量略高於建造量,由此可見,在這場盟國新造船量與軸心國的船舶擊沉量的噸位戰中,軸心國暫居上風。
然而,迄今為止,雙方都還沒有達到左右戰爭、稱霸海洋的地步,大西洋海戰仍處於鐘擺來回擺動的&ldo;拉鋸戰&rdo;階段。
進入1943 年後,大西洋北航線不僅是英國戰略輸入的生命線,而且成為當時在英國集結並準備登陸法國的美國軍隊的重要運輸線。僅3 月份,英美就有687 艘運輸船在北大西洋航線上執行運輸任務。
大西洋之戰的嚴重局面直接阻礙了盟國計劃的實施。英美盟軍在歐洲登陸的計劃,由於缺乏擁有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船隻噸位而被迫推遲到了1944年。對付德國潛艇的威脅,保衛盟國商船,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