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戰鬥行動樣式的確定是由作戰物件的行動性質確定的。同樣,戰術的選擇若僅僅考慮己方的情況,有時會造成兵力兵器的嚴重浪費,妨礙其他方向、其他分隊對敵優勢的形成,有時甚至使分隊完不成既定的戰鬥任務。雖說步兵成攻或守、或打或藏、或進或退,主要取決於上級的意圖和受領的戰鬥任務,但上級意圖和戰鬥任務的賦予,也是阻敵之特點、行動性質和態勢以及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為基礎確定的。不僅如此,步兵戰術的運用,同樣受制於作戰物件的行動性質和態勢等情況。通常情況下,當防禦一方預有準備時,進攻的一方應周密組織,充分準備,採取強攻手段攻擊之;當防禦的一方倉促佔領陣地,處於立足未穩態勢時,進攻的一方應採用急襲的方法,或結合強攻,快速對敵實施攻擊,不給敵以喘息之機,一鼓作氣,戰而勝之。戰鬥中,處於防禦的一方決定運用何種手段挫敗對方進攻,也同樣受著對方進攻之兵力、企圖、方向和目標的制約。總之,步兵戰鬥行動樣式和戰術運用,均需認真考慮作戰物件的情況,舍此便不能贏得戰鬥的勝利。
二、作戰物件的武器裝備決定步兵戰術的內容結構:
我們知道,武器裝備對步兵戰術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實,這種影響是不分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的,只要任何一方的武器裝備發生了變化,都會直接促使敵對雙方改變原來戰術的內容結構,增加一些新的內容。譬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人發明瞭坦克,儘管當時坦克的效能很不完善,故障率高,行動不靈活,速度與步行差不多,數量也不多,但當其運用於戰場後,不但英軍本身要考慮如何使用坦克,如何與步兵配合、協調一致地戰鬥,而且使德軍尤其是直接面對坦克衝擊的步兵增加了如何打坦克、如何制止坦克衝擊、如何割裂坦克與步兵聯絡等新的戰術內容。德軍之所以要研究步兵抗擊坦克衝擊的戰術內容,完全是因為作戰物件使用了坦克這種新式武器。在不同時期的戰爭中,作戰物件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不同的作戰物件,其編制和武器裝備不同,必須根據其武器裝備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戰術。如我軍初創時期的作戰物件是國民黨軍隊,步兵戰術內容主要是如何對付步槍、手榴彈、白刃格鬥的殺傷;抗日戰爭時期的作戰物件是日軍,步兵戰術中又增加了與敵山炮、化學武器以及飛機作鬥爭等內容;現在,我軍的主要作戰物件是擁有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強敵,步兵戰術的內容則主要是怎樣與敵夜視器材作鬥爭,如何搞好偽裝,怎樣打坦克、步兵戰鬥車、攻擊直升機、隱形飛機、巡航飛彈,如何防敵集束炸彈、火箭炮等強大火力的殺傷等新內容。由此可見,步兵戰術的內容應根據作戰物件武器裝備的變化不斷調整。
三、作戰物件的戰術是步兵戰術發展的助推器:
在敵對雙方鬥智鬥勇的戰場上,高敵一籌的戰術是決定戰鬥勝利的關鍵因素。如果這&ldo;高敵一籌&rdo;的戰術在戰鬥實踐中獲得了成功,那麼勝利者將會逐步使之更加完善,而失敗者則會透過反省、研究和求證,找出對方戰術的優勢和不足,並根據敵對雙方的實際,設計出以制勝對方這種戰術為目的的新的戰術來,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戰鬥效能,在新的較量中取勝。敵對雙方的戰術就晃這樣在客觀物質基礎上互為動力,不斷地向較高的層次演變。
例如,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以美軍為首的所謂&ldo;聯合國軍&rdo;依仗其優勢的坦克、大口徑火炮和飛機,對我志堪軍防禦陣地廣泛實施&ldo;火力戰戰術&rdo;,不久,我志願軍就利用朝鮮山多洞穴多的地形特點,發明瞭&ldo;坑道戰術&rdo;。上甘嶺戰役中,我21個步兵連依託坑道,輪番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個連的防禦陣地上,與敵反覆爭奪43天,取得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