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考慮了一下,陳公博決定表示內心的看法,&rdo;我們暫時不 談道理和力量,&rdo;他說:&rdo;中山先生到底是中國第一人;陳炯 明再了不起,也不過廣東第一人。何去何從,仲甫先生,你 自然知道抉擇。&rdo;
陳獨秀默然;好一會才說了句:&rdo;我們再看罷!&rdo;
等他回上海不久,他的話不幸而言中了‐‐6月16陳炯 明終於叛變,炮轟觀音山總統府,並通電要求孫中山先生下 野。中山先生夤夜脫險,抵達海珠海軍司令部;司令溫樹德 陪著中山先生登楚豫艦,召集各艦長商決應變之策;第二天 親率7條軍艦,回泊白鵝潭,炮擊陳軍。當雙方炮火正烈之 際,陳獨秀派了一個本名張春木、改名張太雷的留俄&rdo;同 志&rdo;到廣州,專門為陳公博送來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陳獨秀的親筆,說是希望陳公博馬上離開廣東 到上海;因為上海盛傳,陳公博有助陳炯明叛亂的嫌疑。
這一看,陳公博暴跳如雷,問張太雷說:&rdo;是根據什麼證 據,說我幫助陳炯明?&rdo; &rdo;上海許多國民黨員都這樣說;而且香港的報紙也登載 過。&rdo; &rdo;&r;許多國民黨員&r;是什麼人呢?倒指出來給我聽聽。至 於&r;香港報紙&r;,我知道是《晨報》;那段訊息,我也見過,附 陳的頭一名是古應芬,其實古應芬跟陳炯明的關係雖密切,也 做過他的政務廳長,但古是為廣東全域性,更是為了擁護孫先 生;孫先生北伐,陳炯明不肯接濟軍餉器械,古力勸不從,這 是他辭職到上海的主要原因之一。炮轟觀音山之後,他南下 香港,後來又到江門組織大本營討陳。你想,第一名古應芬 就不是附陳叛變的人,何況排到第六,還不如第七名的我呢。&rdo; &rdo;這些情形,外界是不會瞭解的‐‐。&rdo; &rdo;可是,&rdo;內心越來越激動的陳公博,搶著說道:&rdo;陳仲甫 應該知道:我沒有做過陳炯明的官,沒有拿過陳炯明的錢,而 且也沒有見過陳炯明;上次陳仲甫來,要我陪他到惠州,我 就以不見陳炯明為條件;惠州回來,如果不是我的勸告,他 也許已經跟陳炯明站在一起了。你倒問他,他想聯陳不聯孫, 問到我時,我是怎麼說的。&rdo; &rdo;這些情形請你立刻離開廣州,到了上海,當面解釋,都 清楚了。&rdo; &rdo;我不需要解釋。廣州我是要離開的,但不是&r;立刻&r;,我 已經決定到美國去讀書,護照要簽證‐‐。&rdo; &rdo;公博,&rdo;張大雷急急打斷他的話說:&rdo;要留學何不去莫斯 科;到美國幹什麼?&rdo;
陳公博不答他的話,只說:&rdo;我附陳不附陳?陳仲甫知道; 剛去了上海的譚平山也知道,何以他們兩個人知而不言,讓 許多不瞭解我的人誤會我!要朋友幹什麼?不就是在這種時 候發生作用嗎?他們兩個人不但夠不上朋友,連做人都有問 題。&rdo; &rdo;公博,你不要激動,朋友之間,難免有誤會。至於留學, 我知道你對經濟方面興趣濃厚,學經濟就不能不深研馬克思 理論,我勸你到俄國留學;我來替你安排。&rdo; &rdo;多謝你的好意。&rdo;陳公博一口拒絕,&ldo;我只想託你一件事, 替我帶封信給陳仲甫。&rdo;
陳公博的那封信,長達一千餘言,八行信箋寫了二十多 張;質問陳獨秀記不記得問過他是聯孫還是聯陳;記不記得 他的答覆。後面附帶大罵譚平山說:&rdo;我們做了朋友和同事多 少年,連我的性格和主張都不清楚,我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