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其中有個遼陽人,名叫於沖漢,他的&rdo;及門弟子&rdo;中,頗 多士官學生,在日俄戰爭時,都已成為中級軍官。一到遼南, 首先就去拜訪於沖漢,口稱&rdo;老師&rdo;,執禮極恭。當時東北的 百姓,都稱日本軍官為&rdo;太君&rdo;;現在居然出了個&rdo;太君之 師&rdo;,自是地方上的大幸。於是惶惶然深恐身家難保計程車紳們 都庇於於沖漢門下;日本軍亦就利用於沖漢展開遊說籠絡的 工作,說他們是來幫助中國人打狼心狗肺的老毛子的;中國 人幫助日軍,即等於自助。當然也還有些小恩小惠,騙得人 死心塌地,願為日本人作走狗。
俄國軍隊卻走的是勞工路線,以路局訓練出來的一班通 事為核心,爭取下關東而尚未落戶的山東老鄉為他們賣命;張 宗昌即是這班通事中的一個&rdo;頭目&rdo;。 &rdo;我跟張效坤拜把子是在宣統3年。沒有多久,革命軍起 義,他弄了200多人,其中還有老毛子,由大連上船到上海, 打算去投靠滬軍都督陳英士。開拔要錢;我賣了一家糧食行, 得了4000銀子,全都給他了,也是看出他將來一定會得意。 可是‐‐。&rdo;
可是張宗昌沒有得意多少時候。民國7年輾轉歸入直系, 駐湘西受吳佩孚的指揮;兩年以後,吳佩孚自衡陽撤防北歸; 湘軍驅逐湖南人稱之為&rdo;民賊&rdo;的督軍張敬堯,以致張宗昌 在湘西站不住腳,拉隊伍竄入江西,恰又為督軍陳光遠繳了 械,處境非常狼狽。
平時直皖戰爭只打了10天,便判勝負,直勝皖敗;&rdo;馬 廠誓師&rdo;的&rdo;元勛&rdo;段祺瑞鞠躬下臺;而直系的靈魂吳佩孚, 開府洛陽,聲名如日中天。張宗昌雖然不喜歡&rdo;吳秀才&rdo;,但 窮途末路;也只得暫且相投,心想是&rdo;老長官&rdo;,總不會不照 應;誰知吳佩孕因為張宗昌的部隊,紀律太壞,與土匪不過 上下床之別,所以拒而不納。
萬般無奈,只得老一老臉皮,二次下關東;投奔&rdo;老 帥&rdo;張作霖,&rdo;老帥&rdo;顧念舊誼,給了他一份掛名差使,銜頭 是&rdo;東三省巡閱使署高等顧問&rdo;,月俸千元;張宗昌往往一場 牌九就輸光了。&rdo; &rdo;那時的張效坤,可真是虎落平陽,龍困淺水。&rdo;那掌櫃 把杯高談,&rdo;我託人捎信給他,請他到哈爾濱來散散心。老弟 兄嘛,就算他欠了我的情,這會兒他倒楣的時候,我也不能 不理他啊。哪知道他不肯來,這麼個大老粗居然還會掉書袋, 道是&r;無顏見江東父老&r;。就憑這份愛面子的心,我就知道他 還能起來。果然‐‐。&rdo;
果然,機會來了。民國11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 兩路進兵入關,張景惠的西路軍先垮,他親自帶領的暫編奉 天第一師,為直軍繳了械;下轄東北軍第2、第6、第9混成 旅,潰不成軍。東路軍是張老帥的精銳,親自擔任總指揮;但 受了西軍的影響,亦不能不撤至山海關,結果是由英國傳教 士調停,在秦皇島的英國軍艦上簽訂了8條和約。直軍的代 表是第23師師長王承斌;他是遼寧興城人,自然幫奉軍的忙, 在談和的條件上,很發生了一些有利奉軍的作用,張老帥也 很見他的情。
戰爭結束,奉軍退回關外。徐世昌在直系的壓力之下,早 就發布了免除張作霖東三省巡閱使及蒙疆經略使的&rdo;本兼各 職&rdo;;所以老帥在和約簽訂的第3天,&rdo;自立為王&rdo;‐‐由東 三省議會聯合會推舉他為&rdo;東三省保安總司令。&rdo;